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即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这一标准的出台,将首次对预制菜的定义、适用范围及食品安全要求作出明确规范,同时要求餐饮企业必须向消费者披露预制菜的使用情况。
预制菜行业长期面临标准缺失的困境,消费者对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情况知之甚少。此次国标草案明确规定,餐饮门店需在菜单或服务过程中主动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要求将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据业内人士透露,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法规,并对预制菜的加工工艺、储存条件及添加剂使用等关键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
近期,预制菜话题因一场网络争论再度引发热议。知名企业家罗永浩连续发布多条微博,指出部分餐饮品牌过度依赖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此举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对此,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称,将针对罗永浩的言论提起法律诉讼,同时宣布旗下餐厅将推出"罗永浩菜单",强调餐饮行业使用预加工菜品并不等同于销售预制菜,并表示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的定义标准。
针对这场争议,罗永浩通过社交媒体明确表态:"我完全支持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在时间紧张或需要便捷用餐时,我也会主动选择预制菜。"但他同时强调:"预制菜作为合法食品,餐饮企业有权使用,但消费者必须拥有知情权,这是最基本的商业伦理。"这一观点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认为标准出台将有效化解此类信息不对称问题。
据餐饮行业分析师指出,预制菜国标的实施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一方面,明确的标准有助于淘汰不合规的小作坊,提升整体食品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强制信息披露要求将促使餐饮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倒逼行业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已表示将积极配合标准实施,完善预制菜使用标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