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此前持续看空英伟达的投行DA Davidson突然大幅调整了对该公司的评级,这一戏剧性转变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意外。作为科技股领域的风向标之一,DA Davidson的立场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对AI算力需求的重新认知,也为中长线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回顾此前,DA Davidson对英伟达的看法可谓“严苛”。该机构曾明确预测,英伟达股价可能暴跌48%,核心依据是超大型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将在2026年触顶,进而拖累英伟达的业务表现。这一观点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AI概念火热但市场情绪谨慎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因此对英伟达的长期前景产生疑虑。
然而,形势的转变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DA Davidson将英伟达的评级从“中性”直接上调至“买入”,目标价也从195美元提升至210美元。这一调整的背后,是该机构对AI计算需求增长态度的彻底反转。分析师团队指出,过去半年中,AI技术在企业端的落地速度远超预期,此前担忧的“支出达峰”现象并未出现,反而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对算力需求的压倒性增长,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DA Davidson科技研究主管卢里亚在报告中强调。他进一步表示,英伟达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未来两年大概率能保持增长,且增长动力可能来自多个领域。这一观点直指中长线投资的核心逻辑:底层需求的持续性。
从市场反应来看,DA Davidson的评级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近期,多家科技巨头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企业级AI应用的普及速度也超出预期。这些现实数据逐渐推翻了此前“支出达峰”的预判,为英伟达的基本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位资深市场分析师指出:“机构的评级变动更多是市场情绪的‘信号灯’,而非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中长线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的是,AI算力需求是否具备长期持续性。”
事实上,DA Davidson的立场变化也揭示了市场分析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观点需随现实数据调整。此前该机构看空英伟达,是基于对科技公司支出周期的预判;而如今改口,则是因为实际数据表明,AI算力的需求增长尚未触及天花板。这种转变提醒投资者,在面对市场观点时,应结合现实情况进行验证,而非盲目跟随。
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英伟达的案例提供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关注底层需求的持续性,而非短期波动;二是警惕“单一逻辑”的局限性,需动态跟踪市场变化。当前,AI算力领域的缺口仍存在,相关产业链的长期逻辑尚未被颠覆。因此,与其纠结于机构的短期态度变化,不如聚焦于AI技术落地和企业支出的实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