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技术作为当前科技领域的前沿方向,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正在能源、医疗、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引发变革性应用。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铁基和镍基超导材料领域取得突破,为全球超导研究注入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科研团队宣布,成功开发出新型铁基超导线材制备技术,制备的线材在载流性能上创下世界纪录。实验数据显示,该材料在中等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显著超越此前最高水平,在极强磁场环境中性能提升达数倍。这一突破解决了铁基超导材料在强磁场应用中的关键瓶颈,为下一代高能粒子加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及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撑。
铁基超导材料因其磁场耐受性强、稳定性高、制备成本低等优势,被视为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方向。研究团队通过创新制备工艺,实现了材料性能的跨越式提升,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
在镍基超导材料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团队与上海前瞻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等单位合作,在混合型Ruddlesden–Popper结构镍酸盐La5Ni3O11单晶中发现高压诱导的高温超导电性。这一发现拓展了镍基高温超导体材料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了全新材料体系,相关成果引发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
超导材料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特性,使其在无阻输电、超强磁场生成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高温超导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制备工艺的优化,超导技术正从基础科学探索向产业应用加速转化。华泰证券研报指出,高温超导材料在可控核聚变需求推动下,已实现规模化降本,头部企业生产成本接近工业应用平价线,未来有望打开百亿级市场空间。
据光明网报道,未来5-10年超导领域有望实现两大突破:一是发现更高温度超导材料,目前高压环境下最高温超导材料已达-13℃,科学家正探索常压高温超导材料;二是实现拓扑超导实用化,这类材料可构建容错量子比特,显著降低量子计算出错率,全球多个团队力争5年内造出首个拓扑量子比特。
资本市场对超导概念股保持高度关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5日收盘,超导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34.1%,中钨高新、永鼎股份等7股累计涨幅超50%。估值方面,金杯电工、博威合金等6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金杯电工以13.93倍市盈率居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46%。
机构评级显示,中天科技、广大特材等10股获得5家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中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中天超导建成国内先进超导技术研发基地,可提供超导磁体、限流器、电缆等全链条解决方案。在机构关注的10股中,广大特材、中孚实业等5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有望持续超20%。以广大特材为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2.67%,华金证券认为其特种合金材料业务在风电、高端装备领域持续拓展,成本压力缓解后盈利能力显著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