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独家专访|预制菜认知差异何在?多方共话行业透明与信任构建

   时间:2025-09-13 17:57:06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与范围。这一举措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也为餐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权威依据。

根据《通知》,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为原料,通过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蒸煮等)制成,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其核心特征包括不添加防腐剂、突出工业化预加工属性,且明确将连锁餐饮中央厨房制作的净菜、半成品排除在外。例如,西贝等连锁餐厅使用的中央厨房配送半成品,因未完全熟制或由餐厅自行烹制,不属于预制菜范畴。速冻面米、方便食品、盒饭等主食类产品也被明确排除。

中央厨房作为连锁餐饮的核心环节,其定义与功能在《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中亦有详细规定。它是由食品企业建立的独立场所,集中完成食品半成品加工并配送至门店,供进一步加工后销售。这一模式通过标准化配方、工艺和设备,确保不同门店的菜品口味、分量高度一致,解决了中餐标准化难题。例如,某连锁品牌通过中央厨房统一腌制肉类,使全国门店的同款菜品咸度、嫩度保持一致,消费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获得相同体验。

中央厨房的作用不仅限于标准化。它通过集中采购和检验原料,从源头控制农残、微生物等风险,生产环境洁净度远高于门店后厨。同时,集约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出餐效率。以某快餐品牌为例,其中央厨房预炸的薯条配送至门店后,仅需简单复炸即可上桌,大幅缩短了高峰期的等餐时间。中央厨房还承担新品研发功能,确保上新速度与口味统一。

与消费者认知的“预制菜”不同,中央厨房的产品以半成品为主,需经门店厨师完成关键烹制工序(如爆炒、焖煮),以保留“锅气”和新鲜口感。例如,某火锅品牌的中央厨房会配送腌制好的鸡丁、分装好的火锅底料,但最终调味和火候控制由门店厨师根据消费者需求调整。这类产品保质期较短,且仅供自有门店使用,与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存在本质区别。

多方协作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餐饮企业需坚守诚信,主动披露信息;行业协会应搭建沟通平台,完善自律机制;监管部门需加强执法,保障公平竞争;消费者则需理性监督,通过消费选择推动市场进步。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让消费者安心、经营者受益的餐饮生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