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16个“IP+消费”典型案例,深圳南山区与国际顶级IP“宝可梦”合作推出的“寻梦南山”超级IP嘉年华项目成功入选。这场以“宝可梦”为主题的嘉年华在后海片区落地,不仅吸引了近200万人次参与,更创下单场巡游超4万人次观看的纪录,全网活动曝光量突破2.2亿次,成为城市“文商旅一体化”升级的标杆案例。
深圳曾因文化积淀相对薄弱被贴上“文化荒漠”的标签,但随着“大黄鸭”“宝可梦”等国际IP的相继落地,这座城市的文商旅融合进程正在加速。2023年,巨型“大黄鸭”跨海而来;2024年,“宝可梦”空降南山;2025年,香港迪士尼20周年无人机灯光秀点亮深圳夜空……一系列国际IP的引入,让后海成为城市嘉年华的理想舞台,也为深圳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活力。
“寻梦南山”嘉年华通过“宝可梦”IP,点亮了22个城市枢纽节点、300余个社区空间和360多个城市公共空间。活动以“追梦巴士”串联深圳湾万象城、海岸城等8大商圈的11个商业中心,促进片区内与商圈间的客户导流。数据显示,商圈包装展出期间吸引超20万人打卡,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近70%,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线上小程序同步发力,发放超1万份优惠奖券,带动订单销售额超2.5亿元。
IP经济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化植入,更在于情绪与消费的“双向奔赴”。当国产“丑萌精灵”Labubu风靡国内外市场,当“卡皮巴拉”从潮玩货架跳上观光巴士,IP经济已从单纯的文化符号演变为带动消费的核心动力。后海商圈作为香港客户周末消费的优选目的地,通过IP嘉年华进一步搅动了消费内生动力,促进了跨境消费的跃升。
在促产兴业方面,后海依托“顶流IP+消费”模式,联动区域工业、服务业、批零住餐等多行业近百家企业参与国际性IP联合招商。深圳品牌有色IP联名产品首发1.5万套“秒空”,SKG系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国际IP的流量与情感共鸣,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溢价空间,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从迪士尼的漫威宇宙到泡泡玛特的Molly盲盒,IP经济的本质是将文化内容转化为用户情绪的消费动力。后海以IP经济撬动“文商旅一体化”城市运营,不仅引入“香港迪士尼”“大黄鸭”“宝可梦”等国际大IP,还自主创营“咖X咖X”深圳湾咖啡文化周等在地品牌IP,通过国际头部IP打通流量池、自创IP建立护城河,实现“IP+城市”消费模式的一盘棋布局。
政策层面,深圳正积极推动“IP+消费”融合发展。今年6月底印发的《深圳市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支持各领域IP实物衍生品开发、IP联名,大力发展数字服务消费,打造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在政策的支持与引领下,深圳以“IP”为线,探索“IP+”融合新模式,不断延伸消费场景,掀起新的消费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