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产业周期二跳转三跳,成长行情正酣,坚守主线莫轻易离场!

   时间:2025-09-11 00:33:37 来源:和讯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资本市场中关于成长股持仓策略的讨论持续升温。不少投资者在后台咨询,是否应将前期涨幅较大的高位成长股切换至低位品种。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港股市场及部分核心资产指数再创阶段新高,但市场普遍认为,当一轮上涨节奏进入尾声时,盲目调仓可能面临收益回撤风险,守住前期盈利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从产业周期视角观察,A股市场的成长行情呈现明显的“三级跳”特征。当前,AI产业周期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关键窗口,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表现持续超预期。分析人士指出,本轮调整更像是成长赛道的一次“中场休息”,而非趋势反转。若此时盲目进行“高切低”操作,投资者可能面临两大风险:一是调仓时机难以精准把握,二是可能错失后续主升浪行情。

面对市场波动,专业机构建议投资者做好三方面准备:首先,重新审视持仓品种的核心逻辑,对于业绩支撑强劲的标的,无需因短期波动而轻易离场;其次,以产业周期思维看待市场波动,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方向,其行情机会尚未充分释放;最后,保持合理仓位管理,避免因情绪波动而频繁切换赛道,坚守成长主线仍是当前最优策略。

数据显示,AI算力链、高端制造、电力设备等板块仍保持较高的资金活跃度。其中,CPO龙头等细分领域标杆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订单确定性,成为机构资金重点配置方向。市场分析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产业资本加速布局的背景下,AI产业周期的演进节奏远未结束,当前位置离场可能面临踏空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对成长股的预期存在分歧,但主流观点仍倾向于看多。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因素包括:政策层面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发展,资金层面北向资金与产业资本形成共振,基本面层面龙头企业业绩增速持续领跑。有券商研究指出,本轮AI产业浪潮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产业周期完成度尚不足50%,后续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在市场情绪趋于谨慎的背景下,保持理性判断尤为重要。历史经验表明,产业趋势明确的成长行情中,过早离场往往导致收益缩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频繁操作试图规避短期波动,不如聚焦产业本质变化,把握核心资产的中长期价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