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公布了全国16个“IP+消费”典型案例,深圳南山区联动国际顶级IP“宝可梦”打造的“寻梦南山”超级IP嘉年华成功入选。这场活动不仅吸引了近200万人次参与,更创下单场巡游超4万人次观看的纪录,全网活动曝光量突破2.2亿次,成为城市“文商旅一体化”升级的典范。
深圳曾因独特的城市发展模式被贴上“文化荒漠”的标签。在社交平台上,“去深圳旅游玩什么?”的疑问屡见不鲜。然而,后海超级IP嘉年华的出现,正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文化活力。从2023年巨型“大黄鸭”跨海而来,到2024年“宝可梦”空降南山,再到2025年香港迪士尼20周年无人机灯光秀点亮夜空,深圳正以一场场城市节日庆典,重塑着自身的人文属性。
国际先锋潮流文化陆续渗入后海的公共空间。游客可以与霍夫曼艺术作品隔海同框,体验宝可梦全球首次水陆空三位一体巡游,甚至看到米妮米奇走进现实。这些独特的消费场景,让后海成为城市嘉年华的理想舞台,也为参与者带来了文化认同与情绪共鸣的双重满足。依托高度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文化氛围,后海正以国际、潮流、先锋的IP文化为切口,逐步成为全国年轻力文化的策源地。
IP经济的本质,是将文化内容转化为用户情绪的消费动力。当国产“丑萌精灵”Labubu风靡市场,当“卡皮巴拉”从潮玩货架跳上观光巴士,IP经济已从单纯的文化植入,演变为情绪与消费的“双向奔赴”。在电商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引流与强化场景体验,成为提升线下消费的关键。
在“寻梦南山”专项促消费活动中,后海用宝可梦IP点亮了22个城市枢纽节点、300多个社区空间和360多个城市公共空间。通过“追梦巴士”串联深圳湾万象城、海岸城等8大商圈内的11个商业中心,活动期间重点商圈平均客流量同比增长近70%,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线上小程序同步发力,发放超1万份优惠奖券,线上页面访问次数超25万次,消费券核销接近1700万元,带动订单销售额超2.5亿元。
后海商圈一直是香港客户周末消费的优选目的地,而IP嘉年华不仅激活了本地消费,也成功促进了跨境消费的跃升。在运营实践中,后海依托顶流IP+消费链接,实现了区域工业、服务业、批零住餐等多行业近百家企业的联合参与。一些初创企业和新晋品牌通过与国际性IP联名,以及定向消费券的扶持,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红利。例如,深圳品牌有色IP联名产品首发1.5万套“秒空”,SKG系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
无论是迪士尼的漫威宇宙、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世界,还是泡泡玛特的Molly盲盒,IP经济的核心逻辑都是以IP为支点,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情感共鸣,通过内容、商品、场景和体验放大商业价值。后海以IP经济撬动“文商旅一体化”城市运营,不仅引入“香港迪士尼”“大黄鸭”“宝可梦”等国际大IP,也自主创营“咖X咖X”深圳湾咖啡文化周等在地品牌IP,真正实现“IP+城市”消费模式的一盘棋布局。
今年6月底,《深圳市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明确支持各领域IP实物衍生品开发、IP联名,大力发展数字服务消费,推动商业综合体融合转型,打造覆盖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健身的“超级IP首发地”。在政策的支持与引领下,深圳正以“IP”为线,探索“IP+”融合新模式,不断延伸消费场景,掀起新的消费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