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近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服贸会吸引了众多行业领袖与专家参与,共同探讨绿色低碳转型与数智化发展的新路径。
在同期举办的“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董事长马永生指出,全球能源转型正进入关键阶段。2025年至2030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将迈入新能源容量替代期,太阳能与风能合计发电量预计增长近70%。然而,这一增长也将带来输电容量不足的挑战,亟需大规模电网投资以支撑新能源并网需求。目前,全球新能源电量替代仍处于早期阶段,风光发电量渗透率不足15%,消纳问题仅在欧洲等部分区域初步显现。
针对中国能源发展,马永生分析称,“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增幅将较“十四五”明显放缓。预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将从4%降至2%,增量由12亿吨标煤缩减至6亿吨标煤。到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67.5亿吨标煤,并于2035年前后达到峰值(约70亿吨标煤),此后进入年均增速低于1%的稳定期。
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探索成为论坛焦点。多位专家认为,人工智能(AI)等数智技术的突破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动能。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技术可显著提升能源行业效率。例如,在油气领域,AI能通过精准分析地下数据优化勘探与开采流程;在输送环节,AI可动态匹配供需,减少资源浪费。
林伯强进一步指出,绿色转型需兼顾效率提升与技术革新。在新能源、储能、氢能及碳捕获等领域,AI的应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加速关键技术突破。例如,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或利用AI预测风电光伏出力以提升电网灵活性,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