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服装行业表面热闹,实则暗流涌动。直播间低价竞争白热化,消费者需求却愈发严苛——从“能穿就行”转向对设计、面料、品牌故事的全方位挑剔。企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江南布衣最新财报给出了答案:通过产品、环境、人才、社区四维协同,构建“韧性增长”模式。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江南布衣全年营收达55.4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8.97亿元,增长6%。在行业普遍面临库存积压、获客成本攀升的困境下,企业通过渠道扩张与多品牌组合构建起稳定的市场基础。线上渠道收入增长18.3%至12.01亿元,存货共享系统升级带来11.37亿元增量零售额。线下门店规模同步扩张,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效应。
品牌矩阵的差异化布局成为增长核心。成熟品牌JNBY贡献54.3%营收,稳居业绩压舱石地位;成长品牌组合(速写、jnby by JNBY、LESS)虽微降0.5%,仍占据近四成份额;新兴品牌组合(蓬马、JNBYHOME、onmygame等)以107.4%的同比增速成为亮点,其中并购的儿童运动品牌onmygame实现超70%增长。多品牌协同运营推动整体毛利率维持65.6%的高水平。
财务稳健性体现在现金流管理上。尽管存货增加导致现金净流出波动,但经营性现金流仍达净利润的1.3倍。公司CFO范永奎强调:“现金流健康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底气支撑起75%的高比例分红,并为新品牌孵化、数字化升级及ESG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正在推进的杭州双浦新园区建设,被视为支撑未来10-15年发展的关键布局。
ESG战略已从成本项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产品端,可持续理念贯穿设计生产全链条:“零浪费再生羊毛大衣”通过碎料再生实现100%零浪费,节能70-90%、减排80-95%、节水95-99%;牛仔系列同步应用该技术。原材料采购中,可持续材质占比达30.6%,涵盖有机棉、再生棉及国内首个应用的Spiber酿造蛋白纤维,较传统面料节水97%、减排79%。这些创新使产品在同等价位段形成差异化优势。
运营效率提升体现在精细化管理中。财务电子化年省纸张40多万张,门店电子小票替代纸质单据,电子吊牌整合多标签信息,既提升用户体验又降低成本。人才战略上,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创造”的ESG文化,推动内训师项目覆盖2800人次,增强员工认同感。社区层面,jnby by JNBY艺术课堂走进偏远山区小学,孩子作品转化为“艺术胶囊”系列售卖;蓬马“海洋守护者”行动组织净滩活动,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
系统化能力构建起竞争壁垒。多品牌协同通过“江南布衣+”集合店实现资源整合,全国22家门店提升客单价与品牌联动效应。供应链升级中,89家供应商建立实验室,24家获CNAS认证;35家通过ZDHC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认证,39家完成Higg FEM自评。数字化研发及物流基地推进后,设计、研发、物流环节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会员运营成为系统能力的试金石。56万活跃会员贡献超80%零售额,其中33万高价值会员(年消费超5000元)占比显著。多层次会员体系结合“智能推荐”“AI炼货”系统,实现精准服务。两场“江南布衣+会员节”吸引36万人次参与,形成“用户信任-复购增长-财务稳健-持续投入”的良性循环。
董事会主席吴健指出:“利润之上的追求,书写可持续的江南答卷。”在行业普遍追求短期增速的背景下,企业通过产品创新、环境责任、人才发展与社区共建的四维协同,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这种“韧性增长”模式,或许正是服装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