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宝盈基金“王牌”出走:人才流失背后,中小公募如何破局突围?

   时间:2025-09-12 21:23:04 来源:经济观察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再添新例。原宝盈基金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杨思亮近日完成职业转身,正式加盟头部机构易方达基金。这一变动引发市场对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现象的持续关注。

公开履历显示,杨思亮自2015年加入宝盈基金后,用九年时间完成从研究员到核心投研人员的蜕变。其管理的宝盈消费主题混合基金自2018年10月接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56.84%,近三年超额收益超过10个百分点。2024年第三季度,其管理规模突破115亿元,成为宝盈基金唯一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

市场观察人士注意到,2025年二季度杨思亮管理规模骤降30亿元至85亿元左右,随后在8月完成全部7只基金的卸任。尽管在职期间所有产品均实现正收益,但规模收缩与人事变动形成鲜明对比。有传言称薪酬分歧是离职主因,不过相关方均未对此置评。

宝盈基金今年以来经历多轮人事调整。5月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离职后,公司于7月提拔总经理助理汪浪填补空缺。固收领域变动更为显著,8月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邓栋卸任6只债券类产品,其管理的宝盈安泰短债债券A成立来收益率超23%。

固收条线的人才流动呈现特殊轨迹。3月,具有3年多固收基金管理经验的卢贤海转岗至权益投研部门。这位2017年加入公司的研究员,在通过内部考核后,将以研究员身份重新起步。业内人士指出,跨部门转岗虽不罕见,但固收到权益的转型较为少见。

产品线失衡问题在规模数据中清晰可见。截至2025年6月30日,宝盈基金732.67亿元管理规模中,固收业务占比达72.13%(货币基金38.84%、债券基金33.29%),权益类产品仅占26.91%。业绩分化同样突出,杨思亮产品创造超额收益的同时,宝盈祥琪混合等基金陷入困境。

这只2022年5月成立的机构定制产品,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规模仅剩35.49万元,成立以来回报-9.85%。中报显示,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上涨0.03%的背景下,该基金净值下跌4.35%,跑输业绩基准6.17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大额赎回,直接导致规模断崖式下跌。

股权层面亦现波动。2024年6月,二股东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挂牌转让25%股权,至今未觅得接盘方。这一现象被解读为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担忧信号。人才结构数据显示,18名基金经理中超半数任职不足三年,5人任职未满或刚满一年,资深投研人员仅剩2人。

中型公募的生存困境在行业数据中持续显现。某中型基金公司董事长公开指出,产品结构创新瓶颈、投研能力不足、渠道议价力弱、机构准入门槛高、费率下行压力等五重挑战,正在压缩中小机构的发展空间。如何突破"黄埔军校"的人才培养困境,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