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芝麻信用宣布启动商业信用服务体系战略升级,将服务范围扩展至本地生活领域,并与高德地图达成深度合作,推出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这一创新举措旨在通过信用机制重构商家评价体系,解决传统评分体系失真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参考。
在传统餐饮评分场景中,消费者常遭遇“好评陷阱”:某些网红店铺通过“写好评送甜品”“团队刷分”等手段制造虚假繁荣,导致实际体验与评分严重脱节。这种“刷分”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迫使商家陷入“凑好评”的恶性竞争,最终破坏行业生态。针对这一痛点,芝麻信用与高德地图联合打造的“高德扫街榜”引入信用加权机制,通过用户授权的信用数据校准商家评分,让高信用用户的真实评价获得更高权重,从而挤压“水军”刷分的生存空间。
新评价体系下,商家评分由用户行为数据与真实评价共同构成。芝麻信用用户授权高德地图后,其评价在商家评分中的影响力将显著提升。例如,一位信用分800的用户发布的一条差评,可能抵消数条低信用用户的虚假好评。这种机制倒逼商家从“追求好评数量”转向“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评分信息。
此次合作背后,是芝麻信用十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与用户基础。自2015年推出免押租车服务以来,芝麻信用逐步构建起覆盖电商、出行、共享经济等领域的信用服务体系,累计服务超7亿用户。其核心信用模型经过海量交易验证,具备跨场景复用能力。例如,2018年推出的“先享后付”模式已在电商、出行领域广泛应用;2022年拓展至新能源行业,推出“先充后付”服务,显示其在高信任门槛场景中的适配性。
“高德扫街榜”上线首日即吸引超4000万用户使用,这一数据印证了市场对真实评分体系的迫切需求。芝麻信用产品负责人透露,未来将进一步开放产品能力,欢迎更多平台和商家接入,共同构建跨场景的商业信用解决方案。例如,在求职领域,芝麻信用推出的“芝麻工作证”已支持职业背景验证;在租赁行业,“信用免押”模式覆盖共享单车、充电宝等场景,显著降低交易成本。
从商业逻辑看,芝麻信用的升级本质是将“信用”转化为可量化的服务工具。通过标准化信用评估,减少欺诈风险、简化决策流程,其应用场景已从金融领域延伸至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非金融领域。例如,在共享经济中,信用免押模式使设备损坏率下降30%;在电商领域,先享后付模式将订单履约率提升至98%。
随着数字商业社会对“信用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芝麻信用正从服务内部生态转向全行业赋能。其开放的产品能力不仅为本地生活服务提供评价规则革新样本,也为构建更公平、高效的商业生态奠定基础。当信用机制深度融入社会运行,或许未来消费者只需一句“芝麻开门”,即可在各类场景中获得可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