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储能再掀热潮,三重贝塔共振下行业前景几何?

   时间:2025-09-12 21:22:12 来源:有连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储能领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不仅相关数据分析与学习资料数量激增,资金也纷纷涌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池ETF(159566)规模较6月30日增长超7倍,仅在9月3日至9月9日的五个交易日内,资金净流入就高达6.9亿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储能为何突然走红?当前是否值得参与?

资金青睐储能板块,与其近期表现密切相关。自9月3日以来,A股市场进入波动调整期,市场情绪有所走弱,此前涨幅较大的板块出现明显回调。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板块成为资金避险的新选择。储能电池ETF在9月3日逆势上涨4.45%,截至9月9日,累计涨幅达11.78%。

支撑储能板块上涨的,不仅是资金流入,更是其扎实的基本面。储能电池ETF跟踪的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背后蕴含着“三重贝塔”,成为今年以来该指数表现亮眼的核心因素。

第一重贝塔:储能长期景气逻辑兑现,量价齐升。今年新能源136号文发布后,储能板块曾因取消“强制配储”政策而出现回调。强制配储要求新能源发电项目按比例搭配储能设施,此类需求一度占国内储能需求的三成以上。政策取消后,市场一度担忧储能需求将大幅下降。然而,136号文同时要求新能源全面入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能价格由供需决定,不再享受优惠电价。这导致新能源发电商经营压力增大,甚至难以获得最低投资回报。

为提高回报率,避免亏损,应用储能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案。根据内蒙古、山东等地政策,应用储能可带来调用收入、容量收入、峰谷套利收入等丰厚收益。搭配储能的新能源电站内部收益率(IRR)甚至可超过10%,接近欧美电站盈利水平。未来,新能源发展空间广阔,储能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尽管储能长期景气逻辑通顺,但市场此前对政策与盈利能力仍存疑虑。直到8月数据出炉,国内储能市场完成25.8GW/69.4GWh的储能系统和EPC总包工程,均创历史新高,行业逻辑才彻底得到验证,开启了储能新的景气周期。

第二重贝塔:深度受益AIDC数据中心发展。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国内外主要人工智能厂商均大幅增加资本支出(CAPEX)进行扩产。硬件赋能软件,软件需求进一步促进硬件发展的“飞轮”效应逐步形成,数据中心等设施建设量显著增长。同时,随着人工智能芯片迭代发展,其功率翻倍增长。例如,英伟达GB200功耗达2700W,是H200的近4倍,下一代Rubin架构功耗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对配套供电设备需求量明显上升。考虑到AIDC体积有限,而供电设施需满足高功率、高散热要求,供电系统架构从UPS向HVDC过渡,并可能需要SST架构,价值量将明显提升。

第三重贝塔:固态电池频超预期。今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发展频超预期。上半年中试线落地时间早于市场预期(原预计年底落地),近日又有龙头厂商宣布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部分固态电池设备商中报订单和收入增长超预期,种种迹象表明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迅速。固态电池作为未来电池,凭借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安全性,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的主要能源供应者,叠加高端新能源车需求,远期市场空间不可限量。根据固态电池产业大会计划,2027年将看到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未来几年产业链预计将频繁出现积极变化与进展,对板块情绪形成有效催化。

总体来看,储能行业已迎来高景气基本面的兑现期,长期空间巨大,且市场仍存在较大预期差。储能电池ETF(159566)跟踪的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聚焦储能产业链,尤其聚焦电池制造商和储能系统配套厂商,对储能行业景气度有较好表征。同时,其成分股兼具AIDC和固态电池发展的贝塔,形成三重贝塔共振的良好前景。相关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033;C类:021034)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