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重要创新产品——第二批科创债ETF正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此次共有14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得发行资格,涵盖汇添富、国泰、华安等头部机构,标志着债券型ETF领域再添新成员。
从产品布局来看,本次获批的科创债ETF呈现多元化特征。10只产品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产品对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另有1只产品挂钩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市地点方面,6只产品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5只产品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形成跨市场发展格局。
托管机构配置显示行业资源整合趋势。商业银行方面,兴业银行承担3只产品托管,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各托管2只,建设银行与浙商银行分别托管1只。证券公司中,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各获得1只产品托管资格,形成银证协同的服务网络。
作为创新型债券指数基金,科创债ETF具有显著产品优势。该类基金通过投资一篮子优质科技创新债券,实现"科技+债券"的双重属性配置。基金经理指出,产品支持T+0回转交易机制,大幅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配合做市商报价体系,有效保障市场流动性。历史数据显示,相关指数具有稳健的收益特征和较低的信用风险。
行业专家认为,科创债ETF的推出具有多重战略意义。首先填补了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债券领域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标准化投资工具。其次通过指数化运作降低参与门槛,使普通投资者能够分享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红利。更重要的是,这类产品将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技术领域精准配置,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类产品的吸引力。今年7月上市的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短短一个月内实现规模突破。截至9月7日,全市场科创债ETF总规模达1224.18亿元,较发行时增长300%。其中8只产品规模超过百亿元,嘉实基金旗下产品更以200亿元规模领跑,鹏华、华夏等7家机构的产品规模均突破百亿元关口。
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信号。监管部门近期出台多项支持措施,从发行审批到交易机制给予全方位支持。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第二批产品入市,科创债ETF将形成更完整的产品序列,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配置需求。特别是在科创债市场持续扩容背景下,这类产品有望成为债券市场重要的定价参考标的。
从发行节奏看,14家基金公司于8月20日集中提交申请,监管部门在20天内完成审批流程,体现对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的效率。产品上市后,上交所与深交所将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前者集中6只中证系产品与3只上证系产品,后者则布局4只中证系产品和1只深证系产品。
基金公司普遍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产品运作中严格把控信用风险,通过主动管理提升投资体验。部分机构已着手研发配套的投顾服务,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科技债券的投资逻辑。随着市场认知度提升,科创债ETF有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