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董事会近日抛出一份震惊全球商界的“天价”薪酬方案:若CEO埃隆·马斯克能在未来十年内完成12项层层递进的业绩目标,将获得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奖励。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纪录,更将特斯拉的命运与马斯克的个人能力深度绑定,被外界称为“史上最疯狂的对赌协议”。
根据方案,特斯拉将分12批次向马斯克授予总计4.237亿股股票,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每完成一个阶段目标,马斯克即可解锁约3531万股。解锁条件分为两大类:市值门槛与运营里程碑。前者要求特斯拉市值从当前的1.1万亿美元起步,十年内分阶段攀升至8.5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英伟达;后者则涵盖汽车交付、FSD自动驾驶订阅、Robotaxi商业化运营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四大核心业务。
在运营目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累计交付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要求。截至目前,特斯拉累计销量约8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年均销量需保持在120万辆以上。尽管这一数字低于马斯克此前“2030年年销2000万辆”的豪言,但考虑到2024年特斯拉交付量已同比下滑1.1%,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完成目标仍非易事。AutoForecast Solutions分析师萨姆·菲奥拉尼直言:“汽车市场早已饱和,特斯拉若想成为行业霸主,必须在汽车形态或制造模式上实现颠覆性突破。”
FSD(完全自动驾驶)的订阅用户目标同样充满挑战。方案要求特斯拉在十年内实现1000万活跃订阅用户,对应渗透率约50%。然而,目前FSD选装率仅为“十几个百分点”,且技术尚未达到真正的L4/L5级无人驾驶。卡内基梅隆大学专家Philip Koopman指出,FSD在城市街道的表现仍不稳定,平均每224英里就需要人工介入一次。尽管东方证券认为FSD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的落地将加速产业升级,但高昂的价格(一次性购置1.5万美元或月付199美元)仍是用户的一大顾虑。
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则更为滞后。马斯克曾承诺在2020年让100万辆Robotaxi上路,但截至2025年,特斯拉仅在得州奥斯汀开展小规模试点,尚未获得加州等核心市场的无人驾驶运营许可。反观竞争对手Waymo和Cruise,已在美国部分城市上线有限度的无人出租车服务。外媒分析认为,特斯拉要实现“百万级Robotaxi日活”,需克服技术、法规和市场三大挑战,尤其是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运营商的全新课题。
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目标争议最大。方案要求特斯拉在2035年前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但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早期,实际产量仅数百台。马斯克宣称,未来特斯拉约80%的长期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并设定了单台成本2万美元的目标。然而,业内对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存在分歧。Morgan Stanley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保有量约1300万台,主要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但伯克利大学教授Ken Goldberg认为,人形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使用还需多年验证。
除了四大业务目标,方案还要求特斯拉的年度调整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最终达到400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让特斯拉赚取半个硅谷的收益,在目前看来“难以想象”。《金融时报》计算,若要在十年内实现目标,特斯拉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需至少达到38.4%。ARK Invest的模型指出,到2029年,特斯拉90%的利润将来自Robotaxi服务,这意味着其必须从汽车产品提供商彻底转向服务与出行运营商。
这份“天价”薪酬方案不仅是对马斯克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将其与特斯拉的未来牢牢绑定。根据条款,马斯克必须持续担任CEO或经批准的高管职位才能获得股票奖励。投资顾问公司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David Wagner表示:“特斯拉相信马斯克是创新的关键人物,而他的离开是对公司的最大威胁。”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则认为,在AI革命之际,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业务正处于发展前沿,这是特斯拉的关键时刻,薪酬方案是确保马斯克继续掌舵的重要举措。
尽管外界普遍预计方案将在11月6日的股东大会上通过,但金融界人士仍持谨慎态度。伦敦股票经纪公司AJ Bell的分析师丹·科茨沃斯调侃道:“马斯克需要某种天赐神助才能拿到这笔钱。”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资官迈克尔·阿什利·舒尔曼则强调:“特斯拉最大的资产不是工厂或电池,而是马斯克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