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107家券商已完成自评工作底稿报送。据业内人士透露,北交所业务专项评价结果及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力两项指标已于9月初以一对一形式向各券商发布,整体评价结果预计在九月中下旬正式公布。
监管部门将依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涉及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监管资源分配及检查频率等多个维度。这种"奖优罚劣"的机制旨在引导券商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优化行业生态。
与2024年相比,2025年自评工作底稿作出六项重要调整,主要源于证监会8月22日修订发布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计算方式的变更:从"净收入-当年股基交易额*万分之一点五"调整为直接以净收入计分。这一规则变动将直接影响高低佣金券商的排名格局,但仅涉及行业前30名的机构。
五大核心指标调整值得重点关注:首先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项,将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加分从1分提升至2分,加分范围扩大至前30名。中证协数据显示,2024年ROE排名靠前的包括华泰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等10家机构。Wind统计显示,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也位列前列。
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范围全面扩展,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加分名次从前20名增至前30名。具体来看,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均新增前30名加分档;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新增"规模占比中位数以上且规模前30名"指标;资管业务收入除扩大排名范围外,还增设"权益类资产占比达标"的加分条件。
新增专项指标成为重要亮点,包括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数据显示,上市券商自营权益类资产占比中位数为7.17%,方正证券、东吴证券等中小机构通过特色化发展跻身加分行列。这些调整旨在引导券商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服务中长期资金能力。
文化建设实践评估首次纳入加分体系。今年7月发布的评估结果显示,14家A类公司中AA级6家、A级8家;36家B类公司中BB级9家、B级27家;C类公司达55家。由于采用一对一披露方式,具体加分情况尚未公开。
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维度进一步细化,新增股东权利行使规范条款,明确违规干预经营需及时报告。从业人员违规处理方面,要求区分主动发现与外部发现案件,并提供整改证明文件。廉洁从业管理新增主要负责人无重大违法记录条款,主动整改可减轻或免除扣分。
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持续完善,债券交易新增"现券交易偏离基准超2%的交易金额占比"指标;融资融券业务增设"待追索债权占比"风险指标;私募资管业务明确低等级信用债持仓比例及杠杆率要求;公司债承销风险衡量标准从项目数量改为金额占比。信息技术治理新增首席信息官履责要求,数据管理强化跨境流动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