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家、微博大V罗永浩近日在社交平台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引发广泛关注。他表示,久未光顾西贝后,此次用餐发现店内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并呼吁国家尽快立法,要求餐饮企业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罗永浩的言论迅速在网络引发热议,公众对预制菜在餐饮行业的应用展开激烈讨论。事实上,这并非他首次针对预制菜发声。去年11月,他曾在微博发文称,餐厅若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本质上属于“欺骗行为”,即便菜品本身安全美味,这种做法仍不可取。
针对罗永浩的指控,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9月11日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作出回应。他明确表示,西贝全国门店“100%未使用预制菜”,并强调“预加工”与“预制菜”存在本质区别:“预制菜是提前制成成品,而西贝的菜品仅经过预加工,不属于预制菜范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们的菜单中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贾国龙还透露,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罗永浩,“他使用‘恶心’这样的词汇形容西贝,对餐饮从业者伤害极大。若服务或菜品存在问题,我们愿意改进,但无端指责令人难以接受。”
图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为创立于1998年的餐饮品牌,西贝旗下拥有西贝莜面村、西贝功夫菜等多个子品牌。截至2025年5月,其全国门店数量已接近400家。
面对贾国龙的回应,罗永浩于9月11日下午通过微博进一步反驳。他强调,预制菜价格高低并非核心问题,消费者知情权才是关键,“当然,卖得贵还隐瞒预制菜身份,更令人反感”。针对起诉威胁,他调侃道:“能把现做菜品做出隔夜菜的味道,这技术确实不一般。”罗永浩还指出,用餐时店内顾客稀少,但菜品温度明显不足,排除了因服务繁忙导致上菜延迟的可能。他直言,即便西贝通过法律手段胜诉,真相也会在诉讼过程中暴露,“公道自在人心”。
罗永浩在微博发起讨论,询问是否有专业设备或方法能够检测菜品烹饪时间,或判断是否为预制菜,引发网友热议。
这场争议的背景,是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且不添加防腐剂。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特别指出,连锁餐饮企业通过中央厨房模式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及成品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畴;仅经简单加工(如清洗、分切)的净菜类食品,则归类为食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