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大商业地产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港资巨头在内地市场的表现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内地高端商业地产的引领者,恒隆地产、太古地产和香港置地等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持续投资,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以华润、龙湖为代表的本土开发商也加速崛起,推动实体消费格局持续重构。
香港置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础利润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尽管香港写字楼租金下降和置地广场翻新带来短期影响,但集团通过资本循环策略降低净负债至49.2亿美元。在核心项目方面,"未来中环"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下半年将引入两家奢侈品旗舰店;上海西岸金融城项目住宅一期入住率超90%,176套租赁公寓和四栋写字楼陆续交付,2.7万平方米零售空间正在招商。
内地市场成为香港置地布局重点。南京JLC金陵中环4月试营业,预租签约率超80%;重庆渝北光环花园城和南京光环花园城分别计划于9月和12月开业;杭州光环梦中心预计2026年亮相。集团明确表示将聚焦高端商业资产管理,逐步退出亚洲区"建售物业"项目,转向长期持有运营模式。
恒隆地产上半年总收入49.68亿港元,受消费放缓和办公楼需求疲弱影响,物业租赁收入同比下跌3%。但内地商场组合表现稳健,10座商场总租金收入24.12亿元,上海两座商场收入均超5亿元。针对市场竞争,武汉恒隆广场通过品牌优化提升出租率,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引入潮流品牌并增加餐饮选择。行政总裁卢韦柏特别强调,杭州将成为未来战略重心,杭州恒隆广场商场部分将于2026年年中开业,预租率已超80%。
太古地产展现出更积极的扩张态势,上半年总收入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19.84%。在中国内地,集团持有11个大型商业项目,已落成项目贡献租金收入30.73亿港元。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通过品牌升级带动销售额增长,成都太古里持续优化租户组合,上海兴业太古汇在改造期间实现零售销售额增长1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聚龙湾太古里首期将于年底开业,西安太古里、三亚太古里等项目预计2027年起分阶段落成。
办公楼市场方面,三家企业均面临挑战。恒隆地产上海甲级办公楼租金下调幅度达整体降幅的82%,太古地产内地办公楼租金收入同比下跌3%。不过,各企业通过差异化策略应对:香港置地新加坡办公楼实现满租,恒隆地产推进上海恒隆广场扩建项目,太古地产则与中国人寿合作开发北京太古坊,预计2026年起分阶段落成。
从运营数据看,港资企业单店效能优势明显。恒隆内地商场平均租金坪效约287元/月/平方米,太古地产达到603港元/月/平方米。在项目储备上,三家企业未来三年计划在内地开出至少14座高端商场,涵盖一线及新兴一线城市。这种"精耕细作+持续创新"的策略,不仅巩固了港资企业在高端商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内地实体零售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