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降费改革,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正式启动。此次改革涵盖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及赎回费等多个环节,旨在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成本,优化行业生态。
根据征求意见稿,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的认购及申购费率上限将分别下调至0.8%、0.5%和0.3%。此前,这三类基金的费率上限普遍为1.2%、1.5%和0.8%。新规同时鼓励销售机构在覆盖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费率折扣力度,并允许其他类型基金参照执行。
在赎回费安排方面,新规将原有四档费率简化为三档,并明确要求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具体而言,持续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者需支付不低于赎回金额1.5%的费用;持有期满7日但不足30日的,费率不低于1%;持有期满30日但不足6个月的,费率不低于0.5%。对于ETF、同业存单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特殊产品,基金管理人可另行约定收费标准。
销售服务费方面,新规对不同类型基金设定了差异化上限。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年费率上限从0.6%降至0.4%,指数型和债券型基金从0.4%降至0.2%,货币市场基金从0.25%降至0.15%。对于持续持有期超过一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份额,销售机构不得收取销售服务费。
个人客户服务成为此次改革的另一重点。新规维持个人客户销售保有量50%的客户维护费比例,机构投资者销售权益类基金的保有量比例保持30%不变。对于其他基金,销售机构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比例不得超过15%,以此引导行业提升个人客户服务质量。
多家基金机构对改革表示支持。易方达基金指出,自2023年7月费率改革启动以来,前两阶段已切实降低投资者成本,优化行业生态。此次新规的发布意味着第三阶段工作全面落地,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将进一步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富国基金认为,通过优化认购、申购、赎回及销售服务费等环节,投资者将直接受益于投资成本的降低。这不仅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更推动市场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有助于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蚂蚁基金董事长王珺表示,作为连接机构与投资者的平台,蚂蚁基金将积极响应降费要求,持续践行低费率政策。数据显示,自2016年至2024年,蚂蚁基金已累计为投资者节省超500亿元交易手续费。同时,平台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投资者理财体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与费率改革同步推进的,还有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的正式运行。中国证监会表示,该平台由中国结算建设运营,为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及机构投资者提供基金账户管理、交易指令传输等标准化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直销业务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规定,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需接入平台并按规范开展直销业务,机构投资者可通过平台进行基金投资。平台通过统一业务标准、对接多元主体,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集中式、自动化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行业直销业务的服务水平。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分析,降费措施有助于提升公募基金的吸引力,降低投资者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接入直销服务平台则加强了合规性管理,简化了业务流程,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此次改革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对获客能力强、成本低的头部机构影响更为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