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因药物过敏引发的严重医疗事件在云南省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一名女子在使用头孢类药物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反应,导致其面容和身体多处皮肤严重受损。
据受害者赵女士回忆,事情发生在她因感冒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时。医生开具了头孢类药物进行静脉滴注。赵女士表示,在输液过程中,她感到异常疼痛,但护士告知这是正常现象。然而,当晚回家后,赵女士的皮肤开始出现红肿,口腔和唇部也起了水泡。
次日,赵女士再次前往医院接受头孢输液,但情况并未好转,反而出现了持续40℃的高烧。随后,她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期间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最终,在杭州浙大第一医院,赵女士被确诊为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及一系列并发症。
赵女士强调,自己以往从未有过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的过敏史,且此次使用的头孢药物并未进行皮试。目前,虽然赵女士的生命得以保住,但她的皮肤损伤严重,需要长时间的自我恢复。由于角膜和泪腺受损,她仍需持续用药;指甲出现剥离现象,耳朵也因粘黏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这起事件不仅给赵女士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药物过敏测试和医疗安全的广泛关注。医疗专家提醒,即使患者没有过敏史,在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时,也应进行必要的皮试,以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