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十年之约”:小米汽车芯片手机齐发力,多线突围战正酣

   时间:2025-09-26 12:40: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黑色海平面背景下,一座灯塔发出微光,大屏幕中央“大反思”三个白色大字格外醒目。雷军身着白色内搭与灰色休闲西装,手持麦克风和PPT翻页笔,开启了他第六次年度演讲。自2020年起,这场年度演讲已成为他与外界对话的重要窗口,而今年的主题“改变”,则聚焦于小米玄戒芯片与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

此刻的小米,正站在多线作战的十字路口。手机业务直接对标iPhone,汽车领域瞄准特斯拉,芯片研发则试图比肩苹果。十天前,雷军在社交媒体公开喊话:“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这一宣言背后,是小米手机跳过数字16序列、直接推出小米17的激进策略——通过迭代逻辑的调整,实现与iPhone17的“同代同级”竞争,凸显其高端化战略。

从价格体系看,小米17系列已迈入高端市场。标准版起售价4499元,Pro版4999元,Pro Max版5999元。集团总裁卢伟冰进一步透露,小米手机在站稳4000-6000元价位段后,未来五年将全力突破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从产品到服务全面兼容苹果生态。这一目标背后,是雷军设立的“十年周期”:2021年造车与重启造芯以来,小米已将前十年积累的资源全部投入,2025年新五年规划更提出2000亿元研发投入。

芯片研发的历程充满波折。2014年,小米成立松果电子,三年后推出第一代终端SoC芯片,搭载于小米5c并实现数十万台销量。然而,受制于技术难度与成本压力,2018年小米暂停SoC研发,转而聚焦小芯片以保留技术火种。2021年,雷军力排众议重启造芯,面对团队“是否会拖垮公司”的质疑,他明确回应:“造芯绝不会动摇。”2025年5月,小米玄戒O1手机芯片与玄戒T1手表芯片正式亮相,分别搭载于小米15 S pro、Pad 7 Ultra及S4智能手表,标志着小米在自研芯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自研SOC绝对是九死一生。”雷军在演讲中坦言,小米造芯已做好十年长跑的准备,至少投入500亿元。这种“赌约式”决策,与小米SU7 Ultra的立项过程如出一辙。2021年12月,小米同时启动造车与造芯项目,将前十年积累的资源“押注”于两个赛道。2022年春节后,SU7 Ultra项目因技术挑战一度暂停,21天会议后团队决定“咬牙重启”;同年5月,随着SU7项目突破,Ultra项目得以延续。雷军透露,内部曾拆解三台特斯拉Model Y研究,最终将小米YU7定位为对标车型。

面对多线作战的压力,雷军强调“团队专业度”的重要性。他回忆,创业初期曾亲赴日本说服夏普供应屏幕,化解小米1量产危机;2015年销量下滑时,又亲自接管手机部,日开23场会议重启研发。2021年,他带队走访10座城市、进行85场行业访谈,最终确立全资造车路径。当被问及“如何兼顾汽车、手机与芯片”时,他回应:“这些事不是我一个人做,每个业务都有优秀团队。”

尽管小米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雷军仍保持清醒。他承认,与苹果的竞争将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小米需要“全心全意向苹果学习,把每一个细节做好”。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小米在多线作战中保持韧性的关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