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雷军年度演讲的现场,小米科技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分享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与战略选择。这场以“突破与革新”为主题的演讲,揭示了小米在十五周年之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深层逻辑。
雷军坦言,2020年小米十周年时,公司已跻身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两千亿元,但内部却弥漫着焦虑情绪。彼时智能手机市场被苹果、三星、华为三座大山压制,团队中不少成员因长期高强度竞争产生倦怠感,外部舆论场更充斥着“小米是组装厂”“缺乏核心技术”等质疑。这些声音甚至让雷军本人陷入自我怀疑:“下一个十年,还有多少人愿意与我并肩?”
面对行业天花板与内部疲惫的双重压力,雷军在2020年启动了一场触及灵魂的反思。他回忆道:“当时我们意识到,若继续依赖互联网模式,终将被时代淘汰。”这场反思最终导向战略转型——从轻资产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企业,五年间持续加码底层核心技术研发。这一决策直接催生了小米在汽车与芯片领域的双重突破,让外界惊呼“小米仿佛换了家公司”。
谈及团队建设,雷军特别提到高管团队的迭代。目前12位核心管理者中,仅2位是创业初期成员,其余9位均为后期引入的行业顶尖人才。他特别感谢卢伟冰等新锐力量的加入:“这些同事用专业能力与拼搏精神,为小米注入了全新动能。”
对于外界关于“小米只会营销”的批评,雷军首次公开回应转型逻辑:“当所有人认为我们只能做性价比时,我们选择用十年时间证明自己也能攻克技术难关。”他透露,小米汽车项目正是这种战略定力的产物,而芯片领域的突破则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