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惠客超市的天花板一角,静静悬挂着一只被称为“电子眼”的监控探头。它以沉默的姿态,记录着超市里日复一日的真实场景——没有喧嚣的促销,没有拥挤的人潮,只有细水长流的生活片段。
清晨七点,当城市尚未完全苏醒,第一辆生鲜货车已准时抵达超市后门。配送员戴着蓝色帽子,动作麻利地卸下货箱,箱内还带着清晨的凉意。门店经理李姐早已站在门口,手持货单逐一核对。她检查货物的方式格外细致——拿起一颗苹果,不仅用眼睛观察,还用手指轻轻按压,感受果肉的紧实度,再对着光线端详色泽。“折扣可以打,但品质不能降。”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而监控探头默默记下了这一切。
下午三点后,超市迎来人流高峰。货架间的通道经过精心设计,即使购物车交错也能轻松通过。这里没有逼仄的拥挤感,只有从容的购物体验。一位老人戴着眼镜,仔细比对两种酱油的配料表;一位年轻妈妈拉着孩子,从低层货架上取下儿童零食。三千多个SKU(库存单位)整齐排列,从进口奶酪到本地鸡蛋,从网红零食到日常用品,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求。顾客们知道,这里的低价从未以牺牲选择权为代价。
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些熟客径直走向自助查询屏,滑动屏幕比对价格,再用手机扫码下单。他们或是选择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或是在店内直接完成购买。一支“捡货小队”手持终端,穿梭于货架之间,快速完成线上订单的配货。线上线下,如同两颗心脏,共同跳动着,为顾客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
当夜幕降临,超市切换至另一种模式。晚上十点,店员小张完成最后一次货架整理,熄灭主灯,启动“夜间无人模式”。此时,监控探头的红外镜头悄然开启,守护着这片进入静谧状态的空间。
夜间的顾客往往是熟悉的陌生人。刚下班的白领扫码进门,带走一份加热即食的便当;穿着睡衣的年轻人趿着拖鞋,来挑选深夜零食。他们无需与任何人交谈,扫码、进门、挑选、自助结账、离开,整个过程安静得只剩下货品被取放的细微声响。但无声并不意味着无温度——冷柜里的便当始终在最佳赏味期内,咖啡机保持恒温,安全出口和共享充电宝在入口处散发着柔和的光。这种服务哲学,剥离了寒暄,却保留了体面。
某个凌晨,监控探头记录下了一幕特别的场景。一位女孩蹲在零食区,肩膀轻轻颤抖,似乎在哭泣。几分钟后,店长通过系统收到异常行为提示,远程开启语音功能,温和地问道:“女士,您好,需要帮助吗?”女孩被吓了一跳,抬头看了看探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摇摇头站起身。最终,她买走了一块巧克力,并在留言屏上画了一个小小的爱心。
甄惠客从不标榜自己是“新零售的革命者”,但它深深懂得:一家真正的社区超市,应当像一棵树——根系深扎(供应链稳固),枝叶繁茂(品类丰富),果实饱满(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学会在不同的时辰,以不同的方式,拥抱不同的人。
当晨曦再次透过玻璃幕墙洒在地板上,夜间模式准时结束。店员们陆续到来,清洁、补货、检查系统,为新一天的人流做准备。而那只沉默的监控探头,依然静默地悬于天花板一隅,继续凝视着这片充满烟火气的空间。
如果你走进任何一家甄惠客超市,或许可以抬头寻找那只探头的身影。它虽沉默,但满架的商品、明亮的环境、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与便利性,都是这个品牌透过它的“眼睛”,对你诉说的温柔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