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年度演讲中,CEO雷军以《改变》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所经历的挑战与突破。当晚,小米17系列新品发布会同步举行,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雷军坦言,在小米成立十周年之际,公司曾面临巨大的压力。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巨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团队内部一度出现疲惫情绪,甚至有人提议放缓发展节奏。他本人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同时还要应对外界对小米的质疑与批评。“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但最终决定直面问题,寻找破局之道。”他回忆道,小时候学习围棋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复盘,这成为应对困境的关键。
在演讲中,雷军特别提到了小米高管团队的变革。目前12位核心管理者中,9位为新加入的顶尖人才,仅有2位是早期创业成员。他特别感谢了卢伟冰等人的贡献,并强调外部人才的引入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关于芯片研发,雷军透露了小米的曲折历程。2014年成立的松果电子曾推出“澎湃S1”处理器,但因技术限制,公司最终决定暂停SoC芯片研发。经过复盘,团队得出结论:自研芯片必须聚焦高端市场,且需要手机业务的全面协同。2021年,小米重启造芯计划,尽管面临上百亿的投入压力,雷军仍坚持“造芯决心不动摇”。2024年5月,玄戒O1芯片首次回片成功,次年搭载该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
在汽车领域,雷军分享了小米SU7 Ultra项目的波折。2021年12月,该项目正式立项,目标是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顶尖纯电性能车。然而,2022年春节后,团队连续召开21天会议,最终决定暂停Ultra项目,优先确保SU7的成功。5月,随着SU7项目取得突破,团队重启Ultra计划。
对于即将发布的小米YU7,雷军表示,团队曾拆解三台特斯拉Model Y进行研究,并称赞其为“一款好车”。他同时提到,消费者若不选择小米YU7,也可以关注特斯拉Model Y或即将发布的理想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