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频现“1元转让”资产:战略调整、债务转移还是保壳之举?

   时间:2025-09-24 00:31:1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A股市场出现多起上市公司以1元价格转让旗下资产的案例,引发投资者与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这类交易往往涉及资产剥离、债务重组及战略调整,被市场视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化解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自今年三季度以来,*ST南置、ST易购、珠江股份、惠达卫浴等公司陆续发布资产转让公告,交易对价均为1元。这些被转让的标的资产普遍存在净资产为负、持续亏损等问题,部分企业甚至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例如,珠江股份拟转让的广东亿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1%股权,因无法获取审计报告且账面价值已减记至0,最终以1元底价挂牌;而亿华公司因债务违约已被法院列为失信主体,面临破产风险。

市场分析指出,此类交易的核心逻辑在于“以股权换债务重组”。受让方虽仅支付象征性对价,但需承接标的资产的全部负债。以ST易购为例,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控制的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以每家1元的价格转让12家原家乐福子公司股权。评估数据显示,济南客优仕总负债达4096.6万元,山东客优仕负债更是高达1.005亿元,均远超其资产账面值。通过引入专业资管机构接盘,上市公司得以剥离高负债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

战略调整是推动资产转让的另一重要动因。以*ST南置为例,该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亏损,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17.5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为避免2025年末净资产持续为负或营收低于3亿元导致退市,公司拟将房地产开发与租赁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以1元价格转让给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规模虽大幅下降,但所有者权益与净利润显著改善,为向商业运营、产业运营等轻资产领域转型奠定基础。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认为,1元转让资产本质上是上市公司加速剥离劣质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策略性选择。这类资产通常背负高额债务且盈利能力薄弱,通过交易可快速实现业务轻资产化,短期内改善现金流与财务指标。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则指出,尽管劣质资产对上市公司价值有限,但接盘方可能通过产业链整合激活其潜在价值,例如利用土地储备或客户资源开展新业务。

然而,此类交易也暗藏风险。宝晓辉提醒,1元转让虽能优化账面数据,但易被市场解读为“资产质量恶化”,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交易定价的合理性常遭质疑,可能触发监管问询甚至立案调查。例如,*ST南置在交易公告中明确,若2025年末净资产仍为负值或营收不达标,将面临强制退市,凸显“保壳”压力下的紧迫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