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锂市场供需格局呈现微妙变化。供应端方面,辉石提锂产能释放节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南澳港口发运数据显示,9月澳大利亚锂矿出口量显著攀升,叠加非洲新投产矿山逐步放量,辉石提锂原料供应趋于宽松。尽管部分盐厂通过套期保值锁定成本后维持稳定生产,但受制于既有产能限制,进一步增产空间有限。云母提锂领域则因江西地区7家待提交储量报告的矿山提交节点可能延期至10月底,短期内产量维持稳中有增态势。与此同时,五矿盐湖旗下新建产能即将投产,盐湖提锂产量有望迎来阶段性增长。回收提锂环节虽仍受制于废料供应不足,但前期锂价上涨带动回收端利润修复,行业整体呈现小幅扩产趋势。
需求侧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动力电芯领域受益于终端消费季节性回暖及出口订单增长,9月产量环比增幅显著。储能电芯虽受产能瓶颈限制增幅有限,但供需偏紧格局推动实际产量超出排产计划,进而带动正极材料环节增产预期升温。库存数据印证了供需关系的阶段性变化,截至9月18日当周,冶炼厂碳酸锂库存较前周减少1757实物吨至34456吨,而下游企业库存增加1216实物吨至59495吨,全产业链库存总量下降981实物吨至137531吨。SMM社会库存数据亦显示类似趋势,9月12日当周库存减少4650吨至45250吨,反映市场去库存进程持续推进。
价格体系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期货市场方面,碳酸锂主力合约在9月19日收报73960元/吨,周度涨幅达3.93%,持仓量较上周减少28138手至309402手,成交量下降40630手至370359手。现货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上涨1050元/吨至73500元/吨,升贴水维持零值水平。原料端价格同步上扬,锂辉石到岸价上涨17美元/吨至859美元/吨,锂云母价格提升105元/吨至188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外购原料生产利润持续承压,截至9月19日,外购锂辉石和锂云母制碳酸锂利润分别扩大亏损至-3096元/吨和-8402元/吨,进口利润亏损亦加深至-2652.2元/吨。
下游材料生产呈现差异化发展。三元材料9月18日当周产量达16649吨,环比增加158吨;磷酸铁锂产量突破78143吨,周度增产630吨。电池价格体系小幅上修,方形动力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升至0.332元/Wh,储能电池价格微涨至0.303元/Wh。终端市场表现亮眼,9月14日当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5.7万辆,环比增长7.6万辆,渗透率提升至60%,较前周扩大0.5个百分点。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美国国税局明确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调整方案,规定消费者在2025年9月30日前签署购车合同并支付定金即可锁定最高7500美元抵免资格。国内工信部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提出2025-2026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资源端动态引发市场关注。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智利对中国碳酸锂出口量达1.3万吨,环比增长4.8%,但同期硫酸锂出口量下降33.42%至6916吨。阿根廷7月对中国碳酸锂出口量为5782吨。企业层面,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山计划11月复产,紫金矿业3Q盐湖一期2万吨碳酸锂产能已于9月12日正式投产。乘用车库存数据呈现结构性优化,8月末行业库存总量降至316万辆,较4月高点减少34万辆,其中渠道库存下降显著,经销商经营压力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