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GPU新征程:摩尔线程“闪电”上会,冲刺“第一股”引关注

   时间:2025-09-23 09:13:12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产GPU第一股”发起冲刺。该公司IPO申请自受理至即将上会仅用时不足三个月,其科创板上市进程引发市场高度关注。9月26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召开审议会议,审核这家GPU企业的首发事项。

作为专注于GPU及相关产品研发的企业,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起覆盖芯片架构、板卡、智算集群的完整产品矩阵。其自主研发的MUSA全功能GPU架构,不仅实现了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技术突破,更完成了与PyTorch、Paddle-Paddle等主流AI框架的生态适配,获得超150家行业软件的兼容认证。这种技术突破为国产GPU在海外巨头垄断的市场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摩尔线程的科创板IPO申请于6月30日获得受理,7月17日即进入问询阶段。经历两轮问询后,公司迅速获得上会资格。此次IPO,摩尔线程计划募集资金约80亿元,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的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一募资规模使其成为年内最大的IPO上会项目,远超目前沪深北交易所已安排上会的56家企业中募资额最高的西安奕斯伟(49亿元)。

公司创始人张建中的履历颇为亮眼。这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曾在惠普、戴尔担任高管,后于英伟达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长达14年。2020年10月摩尔线程启动运营后,张建中以实控人身份参与管理,目前合计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团队达873人,占员工总数的77.81%,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75%。

在研发投入方面,摩尔线程展现出极强的技术驱动特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43.66亿元,研发费用率从2422.51%逐步降至79.33%。这种持续的高投入带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608.83万元增至2024年的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达到7.02亿元;同期净利润亏损幅度持续收窄,从-18.4亿元减至-2.7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摩尔线程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均超过89%,2025年上半年对新增第一大客户R的销售占比达56.63%。同时,由于原材料采购和研发投入的资金需求较大,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净流出54.29亿元。

市场对摩尔线程的上市反应热烈。9月22日,在IPO上会消息披露后,A股GPU概念股集体走强,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分别收涨10.7%和17.34%,景嘉微也上涨4.12%。这种市场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国产GPU产业的高度期待。

当前,国产GPU赛道已聚集多家重量级企业。景嘉微、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百亿、千亿级市值公司持续发力,壁仞科技、沐曦股份、瀚博半导体等企业也纷纷启动IPO进程。东吴证券研报指出,AI算力需求爆发与半导体产业资本热度形成共振,推动封装测试设备需求激增,尤其是SoC测试机和先进封装设备的需求显著增长。

业内专家分析,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与GPU的战略属性高度契合。摩尔线程的高效IPO反映了资本对硬科技的配置偏好已从“验证研发”转向“验证落地”,产品性能稳定性、生态兼容性及性价比成为当前行业关注的重点。随着半导体产业持续升温,国产GPU企业正从技术验证期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