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就预制菜致歉调整工艺,A股预制菜概念股借势集体拉升走高​

   时间:2025-09-15 15:52:05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预制菜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A股市场中的预制菜概念股也随之出现明显异动。9月15日,得利斯开盘即一字涨停,三江购物盘中一度直线拉升至涨停,惠发食品同样在盘中触及涨停板。国联水产、天康生物、千味央厨等个股也纷纷出现拉升行情,市场对预制菜产业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此次市场异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事件。该事件自曝光以来迅速发酵,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之间的争论成为舆论焦点。9月13日,罗永浩曾表示“停战”,但次日贾国龙的表态截图流出,其中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引发罗永浩在直播中强烈回应,并邀请贾国龙当面直播对话,称此举有助于澄清真相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面对舆论压力,西贝餐饮于9月15日下午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差异,并宣布将调整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逐步转为门店现场加工。具体措施包括:儿童餐牛肉焖饭牛肉酱、牛肉饼、鳕鱼条等菜品调整为门店现炒、现做、现炸;烤羊肉串改为门店现切、现串、现烤;猪排烩酸菜使用生排骨现炒;酥皮肉夹馍卤肉、手撕椒麻鸡等改为门店现卤、现煮;燕麦小米粥中的金瓜泥改为现熬小米粥并加入新鲜金瓜片。西贝还承诺所有使用大豆油的菜品将调整为非转基因大豆油。

针对预制菜引发的争议,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相继发声。9月14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评论指出,预制菜讨论不仅关乎企业,更涉及行业健康发展与消费者知情权。评论强调,预制菜信息需更加透明,企业应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在便捷服务的同时确保餐饮品质。央视新闻同日发文称,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已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生产标准及明示要求,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新华社此前评论称,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性发展需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近年来,多地通过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培育产业品牌、建设原料基地等举措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例如,湖南提出推进预制菜冷链物流建设,山东则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集群。

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是预制菜产业的未来方向。一方面,需加快出台国家标准,为生产、运输、处理等全流程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应推进餐饮行业预制菜告知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同时提供畅通申诉渠道,筑牢食品安全底线。鼓励企业在保鲜、干燥等技术上持续突破,为行业发展赋能。

从行业规模来看,华鑫证券研报指出,我国预制菜行业保持高增态势,2019—2022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9%,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可达4757亿元。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从2013年的5.4kg增至2022年的9.1kg,但渗透率仅10%—15%,与海外成熟国家60%的渗透率相比仍有明显提升空间。复盘美国、日本预制菜发展历程,中国预制菜行业仍有近10年的成长期,预计随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