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航宇伺服获数千万融资

   时间:2025-09-15 15:13:52 来源:36氪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专注于航天、航空及航海领域高精度伺服系统研发的北京航宇伺服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陆石投资领投,钧源资本参与跟投,老股东希扬资本追加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团队扩建、生产设备升级及补充运营现金流。

作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航宇伺服成立于2021年,其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国防七子"高校及科研院所。创始人郑华义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学历,并在航天领域深耕近20年,曾主导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伺服系统研发。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阀控液压、大功率机电、机电静压三大类伺服系统的研发制造能力,具备从底层元件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设计能力。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航宇伺服紧跟行业发展趋势。2000年后随着稀土永磁材料进步,机电伺服系统开始替代传统液压方案。2015年SpaceX实现火箭回收技术后,国内商业航天进入快速发展期,对伺服系统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机电静压技术,通过液压执行机构与电机控制结合,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提升负载能力,解决了传统液压系统漏液维护频繁、机电冗余设计困难等问题。该技术目前仅被美国派克汉尼汾、穆格等国际巨头及国内少数专业院所掌握。

在市场竞争策略上,公司采取差异化定位。技术标准对标科研院所,服务响应则突出商业公司灵活性。郑华义透露,凭借航天领域市占率优势及技术积累,未来有望占据商业航天伺服市场半壁江山。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订单收入达数千万元并实现盈利,自6月以来已完成三轮融资,B轮融资正在推进中。

投资机构普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陆石投资认为,航宇伺服已形成"航天筑基、航空拓展、航海布局"的协同发展模式,其掌握的火箭伺服技术及产业化能力在民营企业中极为稀缺。钧源资本强调,伺服系统作为运动控制核心,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任务成败,公司技术突破对商业航天产业链自主化具有战略意义。希扬资本则指出,航宇伺服在可回收火箭、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平台型技术积累,使其具备跨领域发展潜力。

当前,航宇伺服正着力推进第三代机电静压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该技术虽因成本因素主要应用于高端军工领域,但公司通过优化设计已实现部分产品成本下降30%。随着商业航天发射需求激增、低空经济政策放开及深海科技发展,具备多领域技术储备的航宇伺服,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