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餐饮业的“三座大山”与外卖新战场,谁能笑到最后?

   时间:2025-08-16 15:37:04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进入2025年,餐饮业的挑战依旧严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下滑3.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也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北京市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上半年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锐减67%。

中国烹饪协会分析指出,上半年餐饮业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外卖市场的价格倒挂和平台补贴资源向头部品牌倾斜,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公平竞争,行业内卷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广州,一家木桶饭商家开业仅半年多,日均营业额就从6000元左右骤降至1000多元,最终因无法覆盖3000元的盈亏平衡线而关门。这不禁让人思考,餐饮企业如何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外卖大战真的是压垮餐饮商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武圣羊汤创始人王刚感慨道:“这几年做餐饮之所以累,是因为我们用最好的食材,但成本却难以通过普通价格、人均消费来衡量。”食材成本高昂,房租连年上涨,人力成本也大幅增加,这些成为了压在餐饮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

以海底捞为例,2024年其员工成本、租金、原材料合计占总营收的比重高达71.9%,即便如此,这在国内餐饮企业中已算是成本控制的天花板。同赛道的呷哺呷哺,这三项成本合计占比更是高达75.4%。其他已上市的餐饮企业,如九毛九、绿茶餐厅、奈雪的茶等,原材料、人工、房租也都是开支的大头。

餐饮企业盈利困难重重。呷哺集团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9.65%,净亏损扩大超一倍;奈雪的茶自2021年上市以来,除2023年实现微盈外,其余年份均亏损,四年合计净亏损近15亿元。即便是盈利的绿茶餐厅,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租赁负债总额已增长至9.82亿元。

面对困境,餐饮企业纷纷寻求突破。海底捞通过智能厨房管理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等手段,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绿茶餐厅加强与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的合作,实现原材料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呷哺呷哺则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南城香采用了“供应链鲜配模式”,所有食材当日冷鲜运送到中央厨房,进行清洗、分割、调料等工序后,再通过冷链配送至门店,有效降低了配送成本。连锁加盟模式也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发展引擎,瑞幸咖啡通过构建规模化的门店网络,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在连锁门店扩张的进程中,一些餐饮新品牌尤其重视数字化对于成本与效率的提升。夸父炸串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数字化建设,柠季则花费1亿元进行数智化升级,贯穿选址、供应链优化、选品、会员运营等各个链路。

随着餐饮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一些餐饮企业开始通过线上点餐、外卖配送等方式拓展服务渠道,并推动店型迭代。老乡鸡、海底捞、太二酸菜鱼、瑞幸咖啡等品牌尝试开设“卫星店”、“快取店”,降低房租、提升坪效。

外卖业务成为餐饮企业新的增长点。海底捞2024年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九毛九外卖业务收入达到10.43亿元,同比增长15.8%。主打平价的堂食餐厅小菜园,外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4.2%。

外卖大战中,连锁加盟品牌更具优势。柠季副总裁郜枫透露,柠季会积极参与外卖平台的活动,但会遵循基本原则,确保加盟商能够盈利。夸父炸串也选择性地参与活动,由总部统一与平台谈判,争取更多补贴份额。

如今,外卖大战格局趋于稳定,餐饮企业最终比拼的是产品、供应链、数字化、组织建设等“软硬实力”。正如郜枫所言:“餐饮行业,最终还是看产品力的,只要好吃好喝,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有问题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