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银汇理基金的一则人事调整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告显示,农银汇理金穗优选6个月持有期混合(FOF)的基金经理方玉冰女士,将于2025年8月18日起开始休产假,其基金经理职责将由罗文波先生代为履行。
这一看似平常的人事变动,却意外地将罗文波推上了风口浪尖。值得注意的是,罗文波曾是这只基金的前任基金经理,他在2023年3月23日接手该基金,但在一年多后的2024年6月18日因“业务调整”离任,当时基金在其任期内录得了1.09%的亏损。此次重返该基金,市场普遍对其能否力挽狂澜表示疑虑。
罗文波在农银汇理基金的业绩记录并不理想。他目前仍在管理的另一只FOF产品——农银安瑞一年持有(FOF),在其任职期间总回报为-21.92%,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倒数。这一糟糕的业绩表现直接导致了投资者信心下降,基金规模持续萎缩。从2021年底的2.68亿元降至2024年底的0.92亿元,缩水幅度高达65.67%。进入2025年,规模收缩趋势仍在继续。
在此背景下,农银汇理金穗优选6个月持有期混合(FOF)选择让罗文波重新接手,无疑给市场带来了诸多猜测。这只基金在方玉冰短暂履职后,又回到了罗文波的手中,这种“回归式”的安排让人不禁质疑农银汇理FOF投研团队的人员配置。
实际上,罗文波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农银汇理基金整个FOF产品线的缩影。公司的另一位FOF基金经理张梦珂,自2024年5月起陆续接管了公司旗下的一系列养老目标FOF产品。然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同样表现平平。截至8月16日,张梦珂管理的多只FOF产品中,除了农银养老2035混合(FOF)取得了正收益外,其余产品的年化收益多为负值。
FOF业务的萎靡只是农银汇理基金近年来整体发展困境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农业银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农银汇理曾有过辉煌时刻,其总管理规模在2021年6月达到2679.79亿元的顶峰。然而,此后便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尽管时至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规模达到2092.27亿元,但仍未恢复到2021年的高点水平。
相比之下,同为“银行系”的建信基金已凭借固收领域的优势问鼎万亿规模;工银瑞信基金也牢牢跻身7000亿规模的第一梯队;交银施罗德基金则凭借其出色的权益投资能力冲刺5000亿规模大关。而农银汇理基金仍在2000亿元规模上下徘徊,显得尤为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