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跟跑”到“定义者”:深圳如何孕育出影像产业新巨头?

   时间:2025-10-09 22:03:2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三里屯的街头,十五年前曾是“装备党”创作者的聚集地。他们肩扛索尼Handycam,胸前挂着GoPro,手持罗德麦克风,仿佛在进行一场野外勘探。那时,外国品牌占据着影像设备的黄金年代,中国制造尚在“跟跑”阶段徘徊。

如今,当游客漫步在西藏纳木错湖边,或许会看到一位女生手持口红大小的设备,轻松拍出电影般稳定的画面。而在新疆阿勒泰的滑雪场上,一位少年从跳台飞下,头盔上的小相机默默记录下360度全景。这些设备,分别来自大疆、影石、猛玛等中国品牌,它们正悄然扎根于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

在广州的夜市,博主们对着衣领轻声说话,声音却清晰得如同在录音棚。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制造的深刻变革。北京西二旗的打工人,十公里外的奥森公园里,戴着不塞耳朵的韶音耳机跑步,既能听歌又能听见环境声,保障安全。这些产品,或许还未像索尼那样家喻户晓,但它们正用顶尖的技术和聪明的设计,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中国的影像之路,始于20世纪初的大众影像萌芽。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曾推动中国电影走向第一个高峰,但随后的几十年里,个人影像生产几乎停滞。1956年,中国第一台国产照相机“大来牌”35mm相机诞生,标志着中国相机工业的起步。从仿制苏联相机到自主研发,这条路充满坎坷。改革开放后,影像产业迎来新生,1996年DV的普及推动了中国个人影像的发展,但数码浪潮的冲击让传统相机和光盘技术遭遇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日本的影像技术正经历黄金时代。索尼在2006年从柯尼卡美能达手中接过单反相机业务,推出首款数码单反α100,迅速抢占市场份额。2013年,索尼推出全球首款全画幅无反相机A7,彻底颠覆了单反相机的统治地位。然而,十年后,这场由索尼引领的“无反革命”却成为中国企业换道超车的契机。据报道,索尼已基本完成相机在华生产线的转移,佳能、尼康等老牌企业也陆续关闭国内工厂。

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像爆炸的时代,每天有超过十亿小时的视频被上传到各大平台。摄影从专业知识和昂贵设备的代名词,变成了人人都会的基本技能。手机能拍4K视频,但冲浪者需要360度捕捉浪花,Vlogger想要电影级防抖,直播主渴求一键降噪。这些需求,手机还做不到,而传统专业设备又太贵、太重、太复杂。正是这种对“更趁手工具”的渴望,为一批中国公司打开了机会之门。

大疆的起点,是深圳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2006年,汪滔和同学正在调试一架直升机模型,飞行总是不稳,几个人轮流熬夜,睡在堆满零件的角落。六年后,“精灵”Phantom横空出世,它不仅是一台无人机,更是普通人的第一双“天空之眼”。大疆没有止步,而是将无人机云台技术用到手持设备上,推出Pocket系列,击中了Vlog用户的核心需求:画质好、操作简单。去年,大疆Pocket 3的销量接近索尼和佳能两家全年相机销量的总和。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是90后,大学时期就以“技术控”闻名。他选择了一个更细分的赛道:全景相机。在影石之前,全景相机要么笨重昂贵,要么偏静态、不适合运动。刘靖康看到了一个结合点:将全景的“全记录”和运动相机的“随性拍”融合。比如滑板时根本顾不上构图,全景相机可以360度全拍下来,事后在手机App中选择角度,甚至制作小行星特效。影石的成功在于“软硬结合”能力,其App剪辑体验流畅,自拍杆能“隐形”,模板丰富,让复杂后期变得小白也能上手。

当大家都在卷画面时,猛玛选择在声音上下功夫。视频创作中,声音与画面同等重要,但专业无线麦克风市场长期被老牌占据,价格高、操作复杂。猛玛最初做专业无线图传,服务影视剧组,积累了强大的无线传输技术。看到短视频和直播兴起,他们果断将技术用于消费级市场。猛玛的思路明确:不做低价低质的“平替”,而是用自研技术解决行业痛点。例如,他们首创一体化充电盒,开盖即连,收纳即充;针对户外嘈杂环境,不断优化AI降噪,确保人声清晰。

在耳机这片红海市场,韶音是“另辟蹊径”的典范。当所有厂商卷参数、降噪、价格时,韶音选择了一条冷门技术路线——骨传导。骨传导技术并不新,但以往在消费级市场面临音质差、漏音、震感明显、耗电大四大难题。韶音创始团队从代工对讲机耳机起步,2007年决心做自有品牌,并押注骨传导技术的民用化。他们花了近十年逐一攻克难题,音质不行就不断拓宽频率响应,漏音严重就发明“漏音屠龙”技术。2015年,他们在海外众筹推出Trekz系列,因轻便、体验好,迅速走红。

韶音的聪明之处在于,并未试图用骨传导耳机替代所有传统耳机,而是精准定位“天命”场景——运动。对跑步、骑行等户外运动者,安全与舒适是刚需。韶音完美解决这两大痛点,成功开创“运动耳机”新品类。如今,在波士顿马拉松等顶级赛事上,韶音耳机成为众多跑者的标配。韶音占据全球运动耳机市场70%的份额,在骨传导领域更具统治地位,并构建起庞大的专利墙,让后来者难以绕过。

回顾大疆、影石、猛玛、韶音的成长路径,会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都避开了红海竞争,通过“品类创新”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都具备“软硬结合”能力;都从诞生起就面向全球市场。并且,它们背后站着同一座城市——深圳。这里供应链密度高、迭代速度快,国际化人才丰富。经济学家伯杰提出的“产业公地”概念,在深圳已经演化为:半径50公里内,什么配件都能找到。

支撑这些公司的,除了供应链,还有一群不一样的创业者。他们多为80后、90后,拥有名校背景、流利英语和全球视野。大疆汪滔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影石刘靖康是南京大学“技术高手”,韶音三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他们往往是产品的深度用户,对细节极其在意。汪滔规定螺丝拧紧程度要用几根手指施力到特定触感,刘靖康创业初期每天只睡3小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常常下到工厂一线去拧螺丝。

这些公司的成功,不仅是商业成就,更展现中国制造的深刻变迁。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常被与“性价比”、“薄利多销”画等号。但这些公司依靠技术和体验,敢于定高价,并被全球消费者接受。大疆净利润率接近40%,韶音在高端运动耳机市场占主导。它们也在改变中国企业与世界的关系,过去,中国公司多是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现在,成为主动参与者和规则塑造者。

当然,未来挑战依然存在。国际环境复杂,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风险未消。同时,如何保持持续创新能力,避免路径依赖,是每家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在CMOS图像传感器这个核心领域,索尼还是绝对的老大,占了51.6%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核心元器件上,还得继续努力。不过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随着国内芯片厂商不断向中高端进军,再加上国产芯片替代的热潮,索尼的老大位置,会一点点被蚕食。

从深圳走出的这些产品,正在全球各地被广泛使用。它们没有选择与索尼、GoPro在老赛道硬碰硬,而是重新定义赛道,开辟新战场。在西藏纳木错湖边,那个用影石相机拍摄的女生可能不知道,她手中口红大小的设备背后,是深圳供应链网络18个月从图纸到量产的超级效率。而新疆阿勒泰的滑雪少年,用大疆相机记录下的每个360度全景,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者”变为“定义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