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的圆月遇上国庆的旗帜,这个假期,城市处处洋溢着别样的氛围。从线上到线下,从街头巷尾到商场景区,节日的热烈气息扑面而来。打开社交媒体,美食、美景、美照的分享层出不穷;漫步城市,消费的热潮、节日的欢乐与城市的活力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甚至发出“橙色预警”,提醒市民做好迎接新一轮热度的准备——不仅天气升温,文旅商体展的火热程度更是“节节高”。
消费数据是最直观的“温度计”。南京路上,老字号月饼店前队伍如龙,新雅粤菜馆等热门餐厅“一桌难求”;前滩国际美食节上,60余家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餐饮品牌齐聚一堂,现场人潮涌动;乐高乐园度假区多个品类的门票早早售罄,海昌海洋公园则迎来客流与营收的“双丰收”。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假期前四天,全市接待游客15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4%,宾馆旅馆的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4.7%。
这股热度的背后,是持续的创新与多元的供给。杏花楼推出海派国潮礼盒,烧汁火腿、红茶拿铁、牛乳冰沙等8种新品吸引年轻消费者;漕河泾元宇宙街区,一家奶茶店与李白、妲己、孙尚香等游戏角色展开破次元互动巡游,假期前三天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消费场景的升级,让传统与潮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多元的活动供给更是让市民与游客目不暇接。10月1日,2025“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启动新一轮核销;上海国际光影节、外滩国际艺术节、上海网球大师赛,以及“新天地玩车节”“发酵吧面包文化节”等活动轮番上演。静安大悦城里,小马宝莉、光与夜之恋、原神、宝可梦等超过15个IP的快闪活动接连登场,全场五折起,还有满赠促销。张园也换上节日新装,多场品牌展览同步开启。为满足需求,不少店铺和商场主动延长营业时间,部分地铁线路还加开班车。
热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南京路上,武警官兵再次筑起“拉链式人墙”,维护秩序;万家灯火时,消防指战员提前进驻景区、商场和活动现场;外滩夜景刷屏社交平台的同时,民警、特警、武警与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术设备共同守护着城市的平安。正是这些默默的守护,让市民与游客的安全感满满,让欢乐、祥和与秩序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这个假期,中秋与国庆相遇,家与国团圆。从消费的活力到城市的温度,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节日的热闹,更是“家”与“国”同频共振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