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方港湾的一系列人事与股权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该公司于9月30日提交了出资人变更申请,目前处于流程办理阶段。与此同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天眼查平台显示,8月26日东方港湾完成投资人信息更新,实控人但斌的居民身份由内地变更为香港,其职务也从总经理调整为经理,但董事长及实控人身份保持不变。
针对上述变动,东方港湾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已向监管部门提交实控人身份信息变更申请,但未透露具体原因。公司强调,相关调整不会影响日常运营及投资策略执行。值得关注的是,但斌早在2011年便已设立东方港湾(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其国际化布局埋下伏笔。今年6月,他公开表示将“以中国为根基,以全球化视野捕捉机遇”,进一步凸显其战略转向。
从持仓数据看,东方港湾的“出海”动作早已显现。美国证交会(SEC)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海外基金持有13只美股标的,总市值达11.26亿美元,科技股占比突出,英伟达位列第一大重仓股。旗下宁泰1号基金持有纳斯达克100指数ETF 6552万份,光耀匠心一号基金持有纳指科技ETF 3615.22万份,显示其对海外市场的深度参与。
业内人士分析,私募机构加速全球化配置或成趋势。某百亿级私募合伙人透露,其公司自去年起招募具备海外市场研究经验的研究员,并试水配置美股及日本股市优质资产。私募基金止于至善总经理何理指出,全球市场周期差异显著,通过跨市场投资可分散风险、挖掘价值机会,目前团队正研究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认为,当前全球市场分化加剧,私募“出海”既能把握海外机遇,也可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参考海外成熟资管机构的发展路径,全球资产配置是私募成长为大型资管机构的必经阶段。随着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国内机构配置多元化需求增强,私募国际化步伐有望持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