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叠加中秋佳节,今年消费市场迎来双重热点。作为传统节日的代表性食品,月饼市场在变化中呈现新态势。从价格策略到口味创新,从消费群体到销售渠道,这个中秋的月饼经济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发生显著转变。过去追求高端礼盒的现象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理性的消费选择。广式月饼爱好者李欣发现,往年动辄上千元的礼盒开始通过预售、折扣等方式降低门槛。她通过比价和节前"捡漏",以不到百元的价格购入知名品牌月饼。即时零售平台的普及让价格比较更加透明,消费者能够精准把握购买时机。
健康理念深刻影响着产品开发方向。京东超市数据显示,73%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关注成分健康,低糖、无添加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苏州稻香村等企业推出总含糖量低于5%的产品,中医院开发的药膳月饼也进入市场。自制月饼成为新潮流,年轻消费者通过控制原料和制作过程,既满足节日仪式感又确保饮食健康。
情绪价值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维度。泡泡玛特推出联名月饼礼盒,稻香村与游戏IP合作,美心与卡通形象联动,这些尝试精准捕捉年轻群体的情感需求。地方特色产品持续走热,内蒙古奶皮子月饼、云南火腿月饼等区域性商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口味的追求。
市场格局呈现明显分化特征。传统品牌通过渠道优化和产品创新巩固优势,广州酒家上半年月饼业务实现微增,省外市场占比接近两成。华美食品将销售团队细分为节庆和日常两个板块,探索伴手礼市场。新消费品牌则回归品牌本质,茶饮企业推出的礼盒更注重设计感和实用性,减少对口味创新的依赖。
渠道变革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即时零售平台成为品牌拓展日常消费场景的重要阵地,某企业计划推出全年销售的月饼系列产品。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杭州、云南等地出口量大幅增长,知味观、五芳斋等企业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推动中国月饼文化走向世界。
私房烘焙领域经历深度调整。部分店主反映今年订单结构发生变化,高价礼盒需求减少,散单比例上升。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促使从业者探索创新路径。山姆会员店开发的宠物月饼成为亮点,显示垂直细分市场的开发潜力。这种转变印证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转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