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单合一”模式提出20周年之际,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发表了一场长达1.5万字的演讲,系统阐释了“人单合一”作为商业模式新启蒙的核心内涵,引发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张瑞敏指出,传统商业模式以“物”为中心,追求资本增值,而“人单合一”模式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创造。他以泰勒制为例,说明经典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动作分解,将人异化为机器零件,难以激发创新活力。相比之下,“人单合一”通过去科层化,赋予员工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实现从执行者到自主创新者的转变。
演讲中,张瑞敏借鉴“黄金圈法则”构建逻辑框架,从“为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他强调,商业模式的进化需以“人”的价值为方向,通过自组织、自主人机制实现路径落地,最终追求人的价值最大化这一永恒目标。
在实践层面,张瑞敏分享了海尔兼并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的案例。通过导入“人单合一”模式,通用家电5年内营收翻倍、利润增长3倍,员工期权激励覆盖比例从1.5%提升至近1/3。这一转变印证了“人单合一”的普适性——其核心在于通过增值分享机制,让每个参与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针对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张瑞敏提出颠覆性观点。他指出,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等西方管理定律揭示了科层制的弊端,而“人单合一”通过自组织机制破解了这些问题。例如,海尔通过“链群合约”模式,将1.2万名中层管理者转变为自主创客,形成动态优化的生态体系。
面对物联网时代的挑战,张瑞敏提出“链群界面”概念,强调从“1对N”的产品竞争转向“N对1”的场景共创。以智慧家庭为例,家电、家居、建材等供应商联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形成增值分享与共赢进化的生态闭环。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电商时代的价格内卷问题,更创造了“小蓝瓶”热水器等爆款产品。
在哲学层面,张瑞敏将“人单合一”上升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高度。他认为,企业应成为融入社会的有机体,其存在价值在于与用户的深度融合。通过“三砸三创”的实践(砸冰箱创品牌、砸科层制创组织、砸标签创生态),海尔持续突破自我设限,探索管理新范式。
演讲最后,张瑞敏引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企业需保持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特征。他强调,在混沌与秩序的转化中,唯有持续自进化的生态体系才能抓住物联网时代的机遇。这一观点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