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比尔·菲舍尔对话张瑞敏:解构“人单合一”,共探生态化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09-25 15:43:3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暨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颁奖典礼”上,一场关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深度对话引发关注。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新管理学荣誉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比尔·菲舍尔与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展开交流,围绕“人单合一”模式的核心要义展开探讨。

针对领导者角色定位,张瑞敏提出颠覆性观点:传统企业将领导人视为“船长”的思维已不合时宜。这种模式下决策高度集中、运营模式固化,与生态化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他强调,现代企业应构建开放共生的生态系统,让每个环节都能涌现创新主体,而非依赖单一指挥中心。历史经验表明,追求规模扩张的“商业帝国”往往难逃衰败命运,企业更应成为分散的“舰队”,各自探索发展新路径。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对管理模式的影响时,张瑞敏以工业革命为例指出,对AI的恐惧如同早期纺织工抵制机器般短视。他特别批评了某些企业利用AI系统精确控制员工动作的“数字泰勒制”,认为这违背了技术赋能人的本质。他主张将AI应用于生态构建和场景创新,通过智能互联平台推动支付系统、用户洞察等领域的升级,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管理思想传承,张瑞敏高度评价彼得·德鲁克的影响。他指出,德鲁克与其他学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引导企业思考“根本宗旨”,而非提供具体操作方案。德鲁克“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人单合一”模式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关于组织宗旨,德鲁克强调解放人的活力而非追求形式和谐,这与“让员工成为自主人”的理念高度契合。

在比较不同管理范式时,张瑞敏引用德鲁克“领导者做对的事,管理者把事做对”的论断,剖析了日本企业极致产品开发与硅谷快速迭代模式的差异。他指出,前者追求一次性完美却可能错失市场,后者通过持续创新快速响应需求,这正是“做对的事”的体现。这种思维深刻影响了海尔的产品开发策略。

对于“人单合一2.0”的“零边界”理念,张瑞敏澄清这并非强制要求所有合作方达到统一标准,而是通过价值创造吸引各方参与。他解释道,“零距离”强调员工直接面对用户创造价值,“零边界”则是将这种价值扩展到整个生态。这种发展模式不设硬性门槛,而是通过生态吸引力实现价值共创和成果共享。

针对小微企业社会责任的质疑,张瑞敏指出传统产品模式已陷入“内卷”,高利润必须依赖无边界创新和生态场景开拓。为此,海尔创新设计了“共赢增值表”,突破传统财务“三张表”局限。这张得到国际认可的报表,不仅关注销售收入,更强调生态收入占比和个体贡献,通过实时数据更新揭示价值共创过程,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当被问及若重新创业会有何不同时,张瑞敏坦言海尔的成功源于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他强调,没有那个时代的土壤,就不会有今天的海尔,这番话折射出对企业发展环境的深刻认知。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