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行业再度掀起舆论风波,西贝莜面村因被质疑使用大量预制食材而陷入争议漩涡。尽管创始人贾国龙多次公开否认“预制菜”标签,强调品牌以现制现炒为核心,但媒体曝光其后厨使用冷冻食材的现象,仍引发公众对食品新鲜度的质疑。其中,一款保质期长达24个月的冷冻西兰花成为焦点,罗永浩等公众人物也对此提出疑问:在无防腐剂添加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冷冻技术能否实现如此长的保质期?
这场风波中,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意外卷入。他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力挺西贝,称“没有完美的企业,但西贝、海底捞等品牌让消费者有了放心吃饭的选择”。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部分人认为于东来作为行业标杆人物,支持同行无可厚非;但更多人质疑其“盲目站队”,甚至将舆论矛头转向胖东来,指责其“拉偏架”。面对压力,于东来先是将账号设为私密,随后删除原发文,并发布动态称“回到自己的世界,享受每一天的美好”,试图平息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西贝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过往表现可圈可点。尽管此次因食材冷冻问题遭诟病,但品牌多年来未被315晚会等权威平台曝光过食品安全问题。其透明厨房设计被视为一大优势——顾客可直观看到后厨操作流程,若存在卫生隐患,极易被当场发现。西贝的牛羊肉等核心食材品质长期受到认可,但高昂的价格始终是消费者吐槽的焦点。
此次事件也引发对餐饮行业“预制化”与“现制化”边界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冷冻技术能延长食材保质期、减少浪费,符合效率需求;反对者则担忧长期冷冻可能影响口感与营养价值。而于东来的遭遇则为公众人物敲响警钟:在互联网舆论场中,企业家的公开表态需更加谨慎,避免因“站队”行为引发连带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