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AI眼镜“看一下支付”引关注,AI眼镜会成未来交互新宠吗?​

   时间:2025-09-13 18:33:05 来源:文汇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AI眼镜正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成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新宠。近日,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AI眼镜的便捷支付功能,引发市场对这一新兴技术的广泛关注。视频中,雷军佩戴小米AI眼镜驾驶小米汽车时,仅需通过语音指令“小爱同学,支付38元”,即可在2.8秒内完成支付,较传统手机扫码效率提升40%。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AI眼镜的实用性,更揭示了其作为“AI原生入口”的潜力。

市场数据印证了AI眼镜的爆发式增长。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达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表现更为亮眼,出货量49.4万台,增速达116.1%。在2025外滩大会分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将AI眼镜定义为未来“AI随身入口”,认为其通过空间计算技术实现数字信息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人机交互方式。

支付场景的突破成为AI眼镜落地的关键抓手。蚂蚁集团此前发布的“看一下支付”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目光注视商品并语音确认完成交易,与高德地图的合作更将导航信息直接叠加至现实街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这种技术演进标志着AI眼镜从单一功能设备向多模态交互终端的转型——早期产品仅支持通话、音乐播放,如今已能胜任拍照、实时翻译、大模型对话等复杂任务。

尽管技术门槛已被突破,但用户体验仍存提升空间。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周志峰坦言,当前AI眼镜距离“好用”仍有差距。清华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副教授喻纯指出,设备在功能完整性上与手机相比仍显不足。硬件层面的挑战尤为突出:一款合格的AI眼镜需在40克重量限制内集成电池、芯片、摄像头等组件,歌尔股份已布局碳纤维、超轻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

针对安全与交互痛点,蚂蚁集团推出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旨在构建跨厂商、开发者的安全生态。该框架通过底层统一架构,解决了设备在连接、数据交互中的安全隐患,为用户提供“无感服务”体验。与此同时,高通公司XR产品市场资深经理张彬预测,未来AI将通过端云混合架构实现多终端协同,眼镜、手表、手机等设备将提供一致化智能服务。

上海已成为AI眼镜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市经信委总工程师裘薇透露,当地已形成覆盖核心器件、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鲲游光电的光波导组件、恒玄科技的主控芯片、舜宇光学的临港项目构成技术基石,龙旗科技、华勤通讯等代工龙头与魅族、阿里等品牌共同推动产品迭代。恒玄科技商务拓展副总裁高亢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将达1500万副,中国市场占比约10%;至2030年,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的品牌设备容量将突破6000万副。

从支付到导航,从硬件创新到生态构建,AI眼镜正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重塑消费电子格局。当科技巨头与产业链企业共同攻克轻量化、长续航、多场景适配等难题时,一个“无屏交互”的新时代或许已悄然来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