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次备受瞩目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的掌舵人蒋凡,深入剖析了淘宝闪购战略自推出以来的辉煌成就与未来蓝图。
自四个月前淘宝闪购正式上线以来,其在订单量、用户基数、商家入驻以及物流配送等多个维度上,均展现出超乎预期的增长态势。尤为闪购业务在外卖到家领域的订单量已跃居行业领先地位,标志着其在规模和用户认知上的阶段性目标已提前达成,且有望在效率层面持续领跑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8月,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惊人地达到了1.2亿单,而周日均订单量也稳定在了8000万单的高位。用户层面,闪购业务成功带动了整体月度交易买家数攀升至3亿,与4月相比,实现了200%的显著增长。商家端同样传来捷报,随着业务规模的迅猛扩张,众多新商户纷纷涌入淘宝闪购平台,优质商品供给量已达到行业顶尖水平。闪购的日均活跃骑手数量也已突破200万大关,与4月相比实现了三倍的增长。
蒋凡强调,闪购业务的首要目标是扩大用户规模和提升用户认知度。经过数月的努力,这一目标不仅得以实现,而且远远超出了预期。闪购业务的迅猛发展,还与电商业务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显著推动了电商业务的整体增长。
具体而言,闪购业务成功拉动了手淘8月的日活跃用户数(DAU)增长了20%。流量的激增带来了广告和CMR收入的上涨,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有效促进了新用户的增长并减少了老用户的流失。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为平台节省了相关费用的投入,并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前提下,为平台带来了明显的正向经济收益。
展望未来,蒋凡预计,随着数百万品牌门店的入驻,闪购和即时零售业务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平台将聚焦于提升经营效率,主要从用户结构、订单结构、履约效率和成本优化三个方面入手。
在用户结构优化方面,经过大规模的市场费用投入拉新后,闪购业务的用户留存率表现出色。随着老用户比例的快速提升,平台的单位经济模型(UE)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在订单结构方面,平台将致力于提升高价值订单的比例,包括高价正餐订单和零售订单的占比。在履约效率和成本优化方面,平台已在7至8月对运力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未来随着订单规模趋于稳定,物流成本预计将显著下降。
在非餐品类方面,淘宝闪购将即时零售业态分为近场原生模式和远近场结合模式。近场原生模式下,闪电仓供给快速发展,数量已超过5万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60%。其中,25%的供给来自阿里生态供应链,同时依托盒马的前置仓履约能力,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的整体订单量已突破200万,同比增长超过70%。在远近场结合方面,天猫超市全面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在保持远场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更快速的配送体验。
蒋凡最后表示:“外卖行业的多平台竞争格局,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这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创造了超过百万的直接就业机会,推动了行业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