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零售商胖东来近期卷入了一场因免费筷子引发的官司。一位顾客在逛店时注意到,超市提供的免费一次性筷子包装袋上竟无任何生产日期信息,随即将其告上法庭。
事情发生在8月28日,这位细心的顾客在胖东来超市消费时,发现店内提供的免费筷子在单个包装上缺少了生产日期这一关键信息。顾客随即采取行动,不仅向法院提起诉讼,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案件受理通知书,迅速引发公众关注。
这起事件的起因看似微不足道,却触及了消费者知情权的敏感神经。胖东来在店内提供免费的一次性筷子,但拆零发放后,单个包装上并未标注生产日期,引发了顾客的不满。
面对顾客的指控,胖东来迅速作出回应。他们解释称,虽然单个筷子的包装袋上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但外包装箱上已清晰标注了所有标签信息,并且厂家提供的质检报告也一应俱全。这一解释试图证明胖东来在产品质量和标签管理上并未疏忽。
市场监管部门的迅速介入为事件增添了更多看点。经过调查,监管部门确认这批筷子不存在质量问题,这无疑为胖东来减轻了不少压力。
从法律角度来看,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的樊少飞律师指出,一次性筷子作为限期使用产品,单个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确实存在法律风险。然而,他也提到,考虑到胖东来在包装箱上已有标注且产品质量合格,最终的责任认定还需法院具体裁定。
网友们的反应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网友支持顾客的维权行为,认为即便是免费提供的商品,消费者也有权知道其关键信息,这是对国家规定的严格执行。然而,更多网友则站在胖东来一边,认为胖东来一向以服务好、品质高出名,这次只是个别细节上的疏忽,且外包装箱上已标注了生产日期,不应过分苛责。
这场官司的最终判决结果,无疑将成为今后类似案例的重要参考。各位读者,您认为免费提供的商品是否需要遵循与销售商品相同的标签规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