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发布的财报中,浙商证券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展现出了独特的“反差美”。尽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3.66%,至61.07亿元,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实现了46.49%的增长,达到11.49亿元。
深入分析浙商证券的业务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其业绩呈现出“三驾马车拉动,两板块调整,一领域微增”的特点。在推动业绩增长的三大动力中,自营业务表现尤为抢眼,上半年收入达到14.16亿元,同比激增146.38%,在总收入中占比23.19%,成为净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经纪业务同样表现出色,净收入达到13.13亿元,同比增长28.61%,收入占比21.5%。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策略,浙商证券不仅提升了业务规模和市场排名,还在一季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排名中上升了一位。
信用业务方面,虽然两融等利息净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34.93%,在总收入中占比8.86%,显示出客户规模和单户资产的双重改善,但融资融券余额略有下降,不过其市场份额仍提升至1.29%。
相比之下,投行业务则保持稳定,净收入2.87亿元,同比微增0.28%,收入占比4.7%。而资管业务则面临压力,净收入1.58亿元,同比下滑23.58%,收入占比2.58%,尽管管理规模有所提升,但收入端仍承压。
在其他业务方面,浙商证券遭遇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收入22.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47%,收入占比高达36.08%。公司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期货公司现货销售收入减少所致。
在经纪业务的具体表现上,浙商证券全面落实了“增量开拓+存量激活”的战略,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和服务提升,成功吸引了8.9万户新客户,并激活了2.5万户存量客户。截至6月底,公司年度日均资产规模达到7,889.9亿元,同比上升15%。
信用业务方面,浙商证券的信用账户数量增至6.74万户,同比增长13.02%,两融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公司在投行业务上完成了169单主承销项目,融资总规模达到543.69亿元,显示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在资管业务上,尽管面临压力,但浙商证券的存量资产管理规模仍实现了小幅提升,达到966.6亿元。自营业务方面,浙商证券表示其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持续进行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并积极拓展战略性和创新性业务,上半年投资收益和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研究业务方面,浙商证券上半年完成了大量研究报告,并向客户提供了多种服务,客户数量稳步增长。同时,公司透露其研究业务转型升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的业务布局已成功落地。
作为浙商证券控股后的首份半年报,国都证券的业绩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尽管国都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4.42%和8.1%,但其在经纪业务、融资融券等业务板块上仍表现出色。
国都证券在上半年实现了经纪业务净收入的同比增长,并通过销售交易业务直接服务了21家企业。国都证券在融资融券、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板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