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证指数在8月22日一举突破3800点大关,以3825.76点收盘,日内涨幅达到1.45%,创下十年来的新高,金融市场的热度再度攀升。在此背景下,银行大额存单转让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
记者观察到,多个银行APP的大额存单转让区域热闹非凡,不少投资者急于出手手中的大额存单。有的大额存单甚至在持有仅仅4天后就被转让,还有的投资者为了尽快成交,不惜让出一部分利益。例如,某款3年期大额存单,虽然票面利率为1.5500%,但由于转让方的让利,受让方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6112%。
这种急于转让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去年9月24日股市行情大好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场景。当时,受股市行情的带动,大量投资者涌入市场,银证转账净值指数显著上升。而此次,随着上证指数的再次突破,大额存单转让市场的热闹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金融统计数据来看,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这进一步印证了“存款搬家”的现象。那么,这一轮“存款搬家”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推动的?资金又流向了哪里?
首先,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无疑是推动“存款搬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存款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投资者开始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日益显著,股市行情与存款收益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向金融资产。
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APP显示多笔大额存单已转让成功,且到期测算年化利率大部分高于在售的大额存单产品。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更高收益的渴望,以及对于当前金融市场环境的乐观预期。
图源:招行APP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行和资本市场赚钱效应的显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有的投资者选择了购买“固收+”等资管产品,有的则直接进入了股市。一位投资者表示:“我最近买了增额寿,觉得比存款利率高才买的。”另一位投资者则表示:“存款利率太低了,我买了中低风险的理财,但还不敢入股市。”
然而,尽管“存款搬家”现象显著,但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敢于直接进入股市。有分析认为,历史情况显示,存款通常会首先流向稳定型资产,如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保险等,然后再逐步转向权益类资产。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虽然部分资金已经流入了股市,但仍有大量资金在寻找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
对于未来“存款搬家”的趋势,有专家认为,在股票市场慢牛延续的情况下,后续存款搬家也会延续。从进程上看,目前尚处于居民存款“搬家”的初期阶段。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资金进入股市。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投资者,虽然当前股市行情大好,但投资仍需谨慎。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