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近日公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全球业务在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实现同店销售额正增长,国际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财报数据显示,当季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1%,其中美国市场因咖啡原料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调,交易量下降,销售与上季度持平;而国际市场则实现3%的同比增长,日本、英国、墨西哥等主要市场贡献显著。
中国市场的回暖成为财报亮点。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交易量增长9%,营业收入达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全年中国地区总收入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星巴克中国CEO刘文娟将增长归因于产品创新、外卖业务拓展、定价策略优化及门店网络扩张。
在产品端,星巴克中国推出香水粉椰拿铁、金桂系列等季节性新品,升级茶拿铁非咖啡品类,并开发多款本土化餐品,带动早餐和午餐时段消费。外卖业务“专星送”当季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公司强调在保持服务标准的同时实现盈利增长。定价策略方面,6月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数十款产品降价,单杯均价下调5元,最低售价降至23元,此举直接推动同店销售额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
门店扩张呈现“下沉+文旅”双线并进特征。第四季度新开183家门店,其中近半数位于县级市场,全年净新增415家门店,覆盖47个新县级城市。截至财年末,星巴克中国在1091个县级城市拥有8011家门店。文旅场景方面,杭州非遗概念店、黄山景区店等特色门店相继开业。值得注意的是,新开门店两年内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盈利效率显著。
备受关注的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进程出现新动向。尽管公司未在财报中披露具体细节,但CEO倪睿安在业绩会上确认,多家优质合作伙伴已表达收购意向,且星巴克将保留中国业务的实质性股权。首席财务官Cathy Smith补充称,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得前期投资、保留股权收益及未来特许权使用费三重利益。
据彭博社10月29日报道,私募股权公司博裕资本在竞购中占据领先地位。此前有消息称,包括凯雷集团在内的五家机构已提交初步报价,交易估值约40亿美元(不含品牌特许权费)。博裕资本虽未涉足餐饮投资,但其成功案例涵盖阿里巴巴、网易云音乐等科技消费领域项目。分析指出,引入本土战略伙伴或助星巴克应对下沉市场深耕、数字化运营及价格竞争等挑战,但需谨慎处理品牌定位与管理磨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