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巨头星巴克在华业务迎来重大战略调整。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正式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中国区零售业务。根据协议,博裕投资将以最高60%的持股比例成为控股方,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持有品牌知识产权,此次交易对应的企业价值约40亿美元。
这场酝酿已久的股权变动始于2024年市场传言。进入2025年后交易进程明显加速,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十余家知名机构参与竞标,最终博裕投资在9月从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红杉中国等四家最终候选方中胜出。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透露,此次合作估值超130亿美元,包含股权转让款、保留股权价值及未来十年品牌授权收益。
新合资公司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全面接管现有8000余家门店的运营管理。双方制定的扩张计划显示,未来将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目标在十年内将门店数量翻倍至2万家。这一战略转向与当前市场格局密切相关——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2025财年第四季度中国区营收8.316亿美元,全年营收达31.05亿美元,但同店交易量9%的增长背后,是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在下沉市场的强势渗透。
博裕投资的胜出与其深厚积累密不可分。这家2011年成立的综合性投资机构,在消费零售领域屡有建树。今年5月刚完成对北京SKP商场42%-45%股权的收购,该高端零售项目的运营经验与星巴克品牌定位高度契合。博裕合伙人黄宇铮表示,将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基础上推动本土化创新,这包括开发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营销方式。
这场股权变动折射出外资消费品牌的战略转型趋势。近期Costa咖啡的竞购战尤为典型,全球私募巨头KKR与可口可乐的谈判几经波折,当前报价约15亿英镑,不足2021年收购价的一半。更引人注目的是美国饮料巨头KDP以157亿欧元收购JDEPeet's的交易,通过整合单杯咖啡平台与全球品牌矩阵,试图重塑咖啡行业格局。运动领域同样出现调整,迪卡侬今年4月被曝正在洽谈出售中国业务30%股份。
星巴克中国区最新运营数据显示,2025财年第四季度新开183家门店,其中47家位于县级市场,全年新增415家门店中有七成布局下沉市场。但财务数据也暴露隐忧,同期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8.7%,净利润下降85.4%。这种增长质量与数量的矛盾,或许正是其选择引入本土战略投资者的关键考量。随着博裕投资正式入局,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