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梁文锋携DeepSeek-R1论文登《自然》封面,成首个同行评审大语言模型

   时间:2025-09-18 11:21:25 来源:红星资本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最新一期封面,刊登了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梁文锋团队主导的DeepSeek-R1大模型研究成果。这项突破性技术通过强化学习机制,使人工智能模型具备自主规划问题解决路径的能力,标志着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取得重大进展。

研究团队创新性采用强化学习框架,当模型正确解答数学问题时给予正向激励,错误时实施惩罚性反馈。这种训练方式使模型逐步掌握"分步推理"能力,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自我验证解题步骤,显著提升编程任务和科研级问题的处理精度。实验数据显示,经过强化学训练的模型在解决研究生水平科学问题时,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升42%。

今年1月,该团队曾在预印本平台arXiv公开技术论文,但此次发表于《自然》的版本经过严格同行评审,内容出现实质性调整。评审过程中,研究团队删除了原有文本中关于模型拟人化的描述,新增了训练数据构成、安全控制机制等关键技术细节。针对外界关于知识蒸馏的质疑,论文明确澄清:基座模型DeepSeek-V3的数据源完全来自公开网络,虽然可能包含GPT-4生成内容,但绝不存在刻意蒸馏行为。

作为开源模型,DeepSeek-R1自发布以来持续引发行业震动。该模型在数学计算、代码生成、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领域的表现,已达到与OpenAI o1模型相当的水平。其采用的MIT开源协议允许企业免费商用、修改及二次开发,这一特性促使春节后多家行业龙头迅速完成系统接入。技术专家指出,这种开放策略正在重塑AI产业生态。

在持续迭代过程中,研究团队于8月21日推出DeepSeek-V3.1版本。该版本采用混合推理架构,首次实现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的并行运行。测试表明,新模型在保持准确率的前提下,思考模式下的响应速度较前代提升37%。通过后训练优化技术,V3.1在工具调用和智能体任务中的表现获得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复杂系统操作和自动化流程管理方面展现突出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V3.1版本专门针对国产芯片架构进行参数优化,采用UE8M0FP8Scale精度标准。这种技术适配不仅提升了模型在国产硬件上的运行效率,更为构建自主可控的AI算力生态奠定基础。消息公布后,相关国产芯片企业股价出现明显波动,资本市场对AI国产化的预期持续升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