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游”热度持续攀升,入境游客的消费活力正成为推动国内消费市场扩容的重要力量。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总量已突破万家大关。今年前8个月,享受退税政策的境外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激增247.8%,相关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金额分别增长97.5%和96.9%,“中国购”正成为国际游客来华的重要体验环节。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入境消费注入新动能。9月1日起,吉林省正式落地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首批54家企业入选退税商店名录,其中29家实现“即买即退”服务。政策实施首日,俄罗斯游客科兹洛夫·基里尔在珲春欧亚商场完成134元退税,成为该省首位受益者。目前,离境退税商店已覆盖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从一线都市到边境口岸,退税网络日益完善。
服务优化成为提升消费体验的关键抓手。今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推出17语种版《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指南》电子书,涵盖中、英、德、俄、法等常用语言,系统梳理退税流程与注意事项。各地税务部门通过在机场、口岸、商圈等区域投放下载二维码,配合“退税消费地图”等数字化工具,帮助入境游客快速掌握政策要点。商务部等六部门4月联合发布的政策文件明确要求,通过丰富商品供给、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从传统丝绸、茶叶到智能穿戴设备、5G手机,入境游客的购物清单既包含中国文化符号,也涵盖高科技产品。在西安城墙邮局,外国游客常驻足挑选文创纪念品;上海南京路商圈,电子产品柜台前咨询者络绎不绝。这种“传统+现代”的消费组合,折射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与国际吸引力提升。
政策支持体系正在加速完善。商务部近期表示,将通过三方面举措持续扩大入境消费:一是打造国际一流消费环境,在重点城市开展消费环境建设试点;二是推动退税政策精准落地,优化商店布局与商品结构;三是培育“购在中国”品牌活动,创新商业与文旅融合场景。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消费生态,让中外消费者共享中国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