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突破万家大关。同期,享受退税政策的入境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激增247.8%,退税商品销售额与退税金额分别实现97.5%和96.9%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游"热潮下,"中国购"正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9月1日,吉林省正式启动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首批54家企业获准成为退税商店,其中29家支持"即买即退"服务。当天,俄罗斯游客科兹洛夫在珲春欧亚商场的退税柜台顺利办理了134元退税手续。这项政策实施后,当地商场的入境消费咨询量较上月增长三成,智能电子产品和文化创意商品成为热门选购品类。
政策优化带来的便利性持续显现。今年4月,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通过丰富商品供给、提升退税服务等方式扩大入境消费。5月,国家税务总局推出包含17种语言版本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指南》电子书,在机场、口岸及退税商店等区域广泛投放下载二维码。北京、上海等地还创新推出"退税消费地图",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查询周边退税商店信息。
从西安城墙邮局里挑选文创产品的欧洲游客,到三亚免税店购买智能手表的东南亚旅行团,入境旅客的购物清单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丝绸茶叶与现代电子产品的组合选购成为新趋势,某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面向入境旅客的智能穿戴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10%。
在8月底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将推出三项新举措:一是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消费环境国际化试点;二是优化退税商店布局,增加特色商品供给;三是打造"购在中国"系列品牌活动,创新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场景。这些措施旨在让更多入境旅客体验中国消费市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