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众和高新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标志着这家深耕精细化工与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企业正式叩开资本市场大门。作为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化工企业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突破。
在茂名市众和化塑的厂区内,白鹭与绿树相映成趣,颠覆了传统化工企业的刻板印象。董事长黎广贞指着智能化生产线介绍:"我们通过创新技术将'三废'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绿色生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从研发到生产,从管理到市场,构建起完整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时间回溯至2002年,当时国内"K胶"市场完全被美、德、日三国企业垄断。这种用于婴儿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特种材料,其生产技术被国际巨头严密封锁。"国外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黎广贞带领技术团队在实验室与车间之间反复试验,历时两年攻克聚合工艺控制、结构调控等核心技术,建成四条年产能超7万吨的生产线,使国产"K胶"价格下降30%,并成功打入英国、荷兰等37个国家市场。
在环保技术领域,企业展现出更强的创新魄力。针对茂名石化炼油厂排放的硫化氢废气,黎广贞团队历时三年研发出高纯度"2-巯基乙醇"生产工艺,产品纯度达99.8%,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超过40%。这项将有毒废气转化为高端化工原料的技术,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更创造了每年超5亿元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创新活力源于独特的"精益研发"模式。每个研发中心都依托实体公司设立,97名技术骨干与一线生产员工通过"员工-董事长直通车"直接沟通。数字化智慧安全生产平台实时反馈生产数据,使研发人员能快速响应需求。这种机制催生了800余项技术改进,产品不良率下降10%,生产效率提升超10%。
产销研一体化平台则打通了研发、生产、市场的最后壁垒。销售团队在收集市场趋势时,研发部门可同步启动技术储备;生产环节遇到问题,研发人员能24小时内抵达现场。这种高效协同使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一个月,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黎广贞强调:"真正的创新必须扎根市场,让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客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