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赛道正以惊人速度扩张,这个万亿级市场已成为资本与消费的双重风口。从速冻食品巨头到餐饮连锁品牌,再到原料供应商,各路玩家纷纷入局,在供应链效率与品牌影响力两大维度展开激烈角逐。
在速冻食品领域,安井食品凭借冷链技术与加工优势占据先发地位。其2018年创立的冻品先生品牌专注零售市场,2021年通过收购新宏业、新柳伍强化小龙虾供应链,2022年设立的安井小厨事业部则瞄准餐饮客户。这种"零售+餐饮"双轮驱动战略,使其速冻菜肴业务在当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形成覆盖商超、电商、餐饮的全渠道布局。
传统速冻米面龙头三全食品的转型之路颇具波折。作为占据市场份额超60%的行业领军者,三全面临着年均增速仅5.58%的增长瓶颈。2014年其开始为便利店供应菜肴便当,但真正发力预制菜是在2020年行业爆发期。2022年推出的微波炒饭系列,标志着这家老牌企业正式从速冻米面领域向预制菜深水区进军。
新兴势力正以差异化策略重塑行业格局。以肉禽类预制菜为主的味知香构建了近200个SKU的产品矩阵;依托百胜、肯德基等大客户资源的千味央厨,在2022年推出岑夫子等三大零售品牌,完成从B端供应链向消费市场的延伸。这些企业通过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在特定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
餐饮企业的跨界布局同样值得关注。广州酒家在月饼业务保持年均13.58%复合增长的同时,将预制菜作为第二增长极。其速冻盆菜、盐焗鸡等粤式产品毛利率达36.1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全聚德于2021年推出涵盖烤鸭、川菜、鲁菜三大菜系的30个预制菜品类,试图通过品牌延伸破解业绩困局。金陵饭店等老字号也纷纷加入战局,推动预制菜从餐饮后厨向家庭餐桌渗透。
当前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餐饮客户对成本控制的严苛要求,与消费者对品质、便捷的双重追求,共同构成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需要在冷链物流、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环节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片蓝海市场中站稳脚跟。随着新玩家持续涌入,行业洗牌期或将提前到来,后来者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