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平台上一个名为“iPhone16背刺最大一代”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讨论。这一话题的起因,源于部分消费者对苹果新机发布节奏的吐槽。
一位小红书用户发布帖子,直言自己“像个小丑”,称刚入手iPhone 16不久,就被随后发布的iPhone 17“背刺”。据他描述,iPhone 17以256GB存储容量起步,售价仍为5999元,与iPhone 16的128GB版本价格持平,且新增了高刷新率屏幕功能。这一对比让不少近期购买iPhone 16的用户感到“买早了”,评论区中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配置来看,iPhone 17的升级幅度确实引人注目。其屏幕尺寸从iPhone 16的6.1英寸扩大至6.3英寸,视觉体验更佳。影像系统方面,主摄像头升级为48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同样达到4800万像素,分辨率是iPhone 16超广角镜头的4倍。拍摄时,超广角镜头默认输出2400万像素照片,文件大小适中,既保证了高画质,又便于分享,无论是特写、远景,还是室内、室外、明暗环境,都能拍出清晰细腻的照片。
性能方面,iPhone 17首发搭载A19芯片,采用第三代3纳米制程工艺,能效比进一步提升。官方宣称,充电10分钟即可支持最长8小时的视频播放,续航表现令人期待。
此次iPhone 17的发布,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买新还是等新”的纠结中。对于已购买iPhone 16的用户来说,新机的快速迭代和配置升级无疑带来了心理落差;而对于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等待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更新节奏和性价比的敏感度正在不断提升。